卷十二 风云激荡第九年 第四十六章 拖住主力 (1 / 2)
给力文学geilizw.com
这是一支不到千人的斥候骑兵,由斥候郎将武致远率领,他们从东北方向的雁门山杀来,恰好冲进了突厥大营的一个空挡,号角声声,赤旗飞扬,使突厥大营一阵大乱。
始毕可汗勃然大怒,“给我全歼他们!”
一队又一队的突厥骑兵向隋军斥候骑兵包围而去,武致远见情况危急,便大喊:“吹号,撤离!”
“呜——”长长的号角声吹响,千余骑兵迅速向来路撤退,那是一条艰险的小路,大队人马无法通过,很快,隋军骑兵便消失在山林内。
丰州骑兵的到来,使城上守军欢声如雷,尽管对方只有千余人,但这就像黑夜中的一盏明灯,使守军们看到了援军的希望,赤鹰大旗使他们意识到,这是杨元庆丰州隋军来援了。
城上守军顿时士气大振,奋勇杀敌,杀得攻城的突厥军死伤惨重,尸体堆积,这时,突厥军收兵的号角声吹响了,千余隋军的突然出现扰乱了突厥军的军心,无法再战,数万突厥军如退潮般迅速撤退了,数十架巢车也最终没有推上城墙。
宇文成都一直在注视着突厥大军的调动,丰州斥候军的出现,必然意味着丰州主力不远了,突厥军必有应对,果然,他看见一支约十万人突厥大军浩浩荡荡向北而去,使突厥大军的营地一下子空虚了很多。
突厥大军的变故使城上守军欢呼声此起彼伏,宇文成都更是狂喜,他催马便向城下奔去,他要向圣上禀报这个天大的好消息。
宇文成都刚跑下城楼,却见数百名官员簇拥隋帝杨广匆匆向城门这边赶来,宇文成都翻身下马,快步走到杨广面前单膝跪下,“启禀陛下,攻城敌军暂时撤退!”
“宇文将军,说是有援军到来?”杨广按耐不住内心的激动问。
“禀报陛下,是丰州隋军的一支斥候骑兵杀到,引发突厥骑兵的混乱,斥候骑兵已经撤退,但突厥分出十万大军向北而去,这说明丰州军主力也到了。”
杨广脸上有些尴尬,他听到了城头的欢呼声,便命宦官去打听消息,结果宦官跑回来说是援军到了,令杨广欣喜若狂,却没有想到竟然是杨元庆的援军到了,令他一时也不知该说什么好。
身旁杨恭道劝道:“陛下,不管怎么说,他毕竟是隋臣,面对异族入侵,他赶来援助是他的本份,只有同仇敌忾,才能解雁门之围。”
宇文成都也道:“陛下,虽然将士们英勇杀敌,但毕竟人数有限,经不起消耗,最多五六天,就将无兵守城,杨元庆的到来,分散了很大一部分敌军主力,必然会大大影响突厥军的进攻,给我们赢得时间,更重要是,将士们的士气大振,使大家看到了生的希望,这是他的功劳。”
“朕知道了,解了雁门之围再说吧!”
杨广的在百官们簇拥下上了城墙,满地的血腥令人目不忍睹,不少官员都忍不住吐了出来,杨广紧皱眉头走到城墙边,向城外望去,城外更是怵目惊心,满地尸体堆积,残破攻城梯,鲜血已经将护城河染红,远处,突厥军连营依旧铺天盖地,一眼望不见边际,但杨广也看见了,一支突厥大军正浩浩荡荡向北开去,这必然是北方出了变故,那只能是杨元庆的丰州军到了。
杨广神情复杂,谁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
……
杨元庆大军在善阳县以南,距离雁门县约五十里外的桑干河畔驻扎下来,远方十余里外便是西陉关,西陉关也就是后来的雁门关,翻越西陉关,再向东走三十里余里便是雁门县,这一带地势开阔,适合摆战场。
杨元庆的大营驻扎在一座缓坡之上,他骑马立在高岗之上,居高临下,远处是一马平川,再向东便是群山莽莽,巍巍的雁门关和延绵不绝的长城便矗立在高山险绝之处。
西陉关已经被突厥攻占,但突厥大军是从北面绕过夏屋山杀进雁门郡,善阳县一带并没有突厥大军。
杨元庆并不着急,他的斥候骑兵从险道前往雁门城报信,同时也告诉突厥大军,丰州军来了,杨元庆的战术就是要分散突厥大军,减轻雁门城的压力,拖延时间,等待南方大军来援,他已经接到情报,驻扎在延安郡的屈突通五万大军也正在渡黄河,向雁门援救而来。
“总管,王太守来了!”身边一名士兵禀报。
杨元庆回头,只见马邑郡太守王仁恭率领数十名骑兵向这里疾奔而来,片刻,王仁恭奔至杨元庆面前,拱手笑道:“杨将军,我们很久未见了。”
杨元庆微微一笑回礼道:“上次跨境剿匪之事,我未事先通告,很是抱歉。”
“没事,过去的事就不用提了。”
尽管杨元庆的拥隋自立使王仁恭对他颇为忌讳,但此时大敌当前,他们需同仇敌忾对付突厥,此时也顾不得计较各人的立场。
王仁恭催马到杨元庆面前,凝视着西陉关,忧心忡忡道:“西陉关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现在被突厥人占领,想过去恐怕很难。”
“山间有小路,想过去倒是可以。”
王仁恭一怔,“有小路可以过去吗?我怎么从来不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