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力文学geilizw.com

魏国公说想的还是最好的结果。

而最坏的结果,魏国公根本不敢想象。

皇权之争,牵扯进去家族实在太多了。魏国公府也不是当初的魏国公府了,一个不小心,整个家族就在今日画上了句号。

在靖难之战中,太宗皇帝不敢为难魏国公家族,乃是因为中山王死了没有多长时间,那时间的魏国公府,可以说是门生故吏遍布天下,这分影响力在,太宗皇帝不得不掂量一二。

但是而今的天下,早已不是当初的天下了。

魏国公府也不是当初的魏国公府了。

魏国公心中在不住的想着出路,眼睛珠子不住的乱动。

会昌伯孙铭说道:“国公,你无须担心,我没有让你参与进去,今日之事,你只要老老实实的待着,就是大功一件。一旦事败,你也不用被牵连进去,怎么样,是两全其美之事吧。”

魏国公忽然一笑,说道:“会昌伯。你这就错了,你何不邀我共襄盛举,我也想为太子出一分力。”

会昌伯孙铭轻轻一笑,摇摇头说道:“不用了,太子说了,你能带南京京营做别的事情,还可以,但是夺宫之事,你没有那个本事。”

魏国公听了,只觉得脸上一片发红。

却也知道,会昌伯所说的没错。

朱祁镇对军队的控制,从来是很重视的。

每一支军队,都有单独的军法官,也就是断事官,一直到百户。这些断事官体系,与军方指挥官是另外一个体系的,彼此之间,不能相互管辖,断事官的上级直接在枢密院。而后勤体系却是兵部在控制。不管那一支军队,很难独走的。

即便太子想兵变,也不是动用大明经制之军,而是另起炉灶,培养出一支私军。

就是太子觉得在这个体系之下,他很能让士卒做他想做的事情,比如说,进攻皇宫。

当然了,一切都不是肯定。

或许有军中将领威信特别高,就要想是石亨在军中的时候,对军队的掌控权,就特别厉害。或许能突破这个体制的束缚。

但是魏国公绝对不是这样的将领。

魏国公即便投向太子,太子也不敢相信,魏国公能将麾下万余军队也调转枪头。一个弄不好,魏国公还翻车了。

这也是为什么太子派孙铭来控制魏国公府,本质上,这些都是在拖延时间。

而不是想让魏国公有所作为。

魏国公虽然脸红,但是在内心之中却下定了决心。

不是帮太子,而是帮皇帝。

一来,是他看出来,太子的胜算并不是太高的。他虽然不知道而而今的情况如何,但是在他心中,太子虽然不错,但是如何是老皇帝的对手?

单单是这一点,他就觉得太子能够胜利的可能性,就不是太高的。

二来,就是却牵扯到魏国公府的生存之道。

当初太宗皇帝打下南京之后,当时魏国公府被压制了好几十年,就是因为魏国公府乃是建文帝的支持者,这一点从来没有变故,一连换了两代魏国公,才将这个色彩,洗刷了不少。

而从魏国公府之中,又分出一支为定国公府。

但是在世人评价之中,从来是魏国公府在定国公府之前,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两代魏国公对建文帝的坚贞不屈。

即便被压制,被软禁,也从来没有变过。

是如果不是魏国公府出了一个皇后,还有中山王的余荫,魏国公府这一脉未必能传承下来。

但是而今大明皇帝对魏国公府与定国公府之间,还是更重视魏国公府,那是为什么?

是因为魏国公府的忠义。

为人走捷径,只能带来一时的好处,但是秉承原则,才能有长久的好处。

魏国公府就是这样的。这份忠义传承,乃是魏国公府最好的口碑。也是让皇室相信魏国公府的原因。

他而今投了太子,就是将魏国公府的清名毁于一旦。

要想保持这一份名声,也让皇室继续相信魏国公府。魏国公府只能支持皇帝,谁是皇帝忠于谁。

这是魏国公府这样大勋贵处事原则。

太子如果成了怎么办?

这个事情,魏国公也不能不考虑?

魏国公考虑的事情,从来不是皇帝与太子谁胜谁负,而是考虑着魏国公府的家业传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