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8章 规矩在生存面前一文不值 (1 / 2)
给力文学geilizw.com
崔氏等人虽然知道当年常家遭难时,温老爷曾出手护住了常家一脉。
可十几年光阴悠悠而过,常家那边始终杳无音信,众人心里早默认他们怕是已遭了不测。
前几年,崔氏还会偶尔在温老爷跟前念叨起常家,温老爷也只是摇头,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谁曾想,偏偏在这当口,常家人竟突然冒了出来。
温家上下此刻都揪着心,满脑子都是温以提的事,乍一见常峰,哪有寻常故人重逢时的那般热络激动?
几句寒暄过后,众人脸上都透着几分复杂难明的神色。
常峰瞧着这光景,心里不免打鼓,暗道难不成温家是不念旧情了?
崔氏眼尖,瞧出了他的局促,忙笑着打圆场:“她们是你的妻儿吧?”
常峰忙点头,用胳膊肘轻轻碰了碰身旁的钱氏。
钱氏会意,立刻拉着一双儿女上前,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礼。“妾身钱氏,见过温家各位长辈。”她声音温婉,透着几分拘谨。
“英娘见过各位长辈。”一旁的小姑娘脆生生地开口,跟着母亲规规矩矩地行礼,小模样乖巧又懂事。她身边的小弟弟也有样学样,奶声奶气地跟着作揖,那憨态可掬的样子,顿时让温家众人紧绷的脸上露出了笑意。
毕竟稚子无辜,总能轻易卸下人的防备。
刘氏瞧着两个孩子,心也软了几分,连忙招手:“来,孩子们,到曾祖这儿来。”
英娘本就机灵懂事,闻言乖巧地拉着弟弟走到刘氏跟前,一举一动都透着良好的教养,半点不见乡下孩子的粗鄙。
刘氏越看越欢喜,拉着孩子的手舍不得松开。
温老爷见状,先让人上了茶点,而后才示意常峰和钱氏坐下,缓缓开口叙起旧来:“这些年,你们都在何处落脚?你祖父他们……还好吗?”
常峰闻言,脸上的笑容淡了下去,摇了摇头,声音带着几分沙哑:“当年若非温祖父庇护,常家怕是连这点血脉都留不下。只是流放途中,一家人还是走散了。祖父祖母在事发时就受了重挫,身子熬不住,当年就去了。倒是我们这一房大家伙都在一块,父亲母亲,也硬生生撑了下来。”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不瞒温祖父,孙儿回京已有几年了。父亲母亲则是在常家老宅那边安置下来,就是离京城不远的真定府。”
按律例,像常家这般被判流放的人家,到了流放地,照例要沦为流徒,被官府随意分派到军营、驿站或是官田上,日复一日做着最粗重的活计。
他们会被强行编入当地户籍,世世代代受官府严密管控,更会被视作贱籍,别说参与科考、求取功名,便是寻常人家婚嫁,也多半不愿与他们扯上关系,子孙后代都要背着这层枷锁。
好在常家本就只是受牵连的小官之家,根基不算太深。当年幸得温老爷暗中出手,才保下活口,没让满门断绝。后来风头稍过,常家的几门姻亲又悄悄运作,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将他们从流放之地接回了老家。
这一路折腾下来,前前后后竟耗去了十几年光阴。
就瞧常峰那张饱经风霜的脸,眼角的皱纹深如刀刻,鬓边已染了霜白,不过二十多岁的人,瞧着倒像是快至四十,便能想见这些年常家其他人过的是何等苦楚。
怕是日日都在泥泞里挣扎,才熬到了今日。
但常峰既能站在这里,面色虽憔悴却难掩一丝安稳,便足以说明常家定是寻到了门路,才终于从那不见天日的贱籍里挣脱出来,重新归入了良籍。
这其中的艰辛,怕是三天三夜也说不完。
“本是想着让我们先到京城探探风声,若是风头过了,便举家迁回来。只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