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力文学geilizw.com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 /> 朱元璋咂了咂嘴,看着朱怀说:“不错!步伐稳健,跟咱年轻时一样!”

“告诉你,别看咱一把年纪了,冰面上怎么走,怎么借力,咱可是门儿清。现在咱就算跑几圈依然稳当,你信不信?”看老爷子这架势,只要朱怀说一句不信,老爷子恨不得立刻出去证明。朱怀连忙说:“信信。”

虽然这么说,朱怀还是扶着老爷子回家。“早饭吃了没?”

朱元璋潇洒一笑:“早就吃好了。”

回到府上,外面还在淅淅沥沥地下雨。

朱元璋脸上有些忧虑,叹了口气说:“这冬天不下雪也罢,下雨庄稼该怎么办呢?”朱怀知道老爷子最关心国家大事。

他进屋用陶瓷茶杯泡了一壶茶,然后递给朱元璋。

茶杯是朱怀前几天特地找陶瓷师傅做的,完全按照后世的标准打造。朱元璋好奇地看着手中的圆柱形长杯:“这是啥?哪儿有这样的茶杯?”

朱怀说:“前几天找人给你打造了一个,便于携带,还能暖手,你拿在手里试试。”这个圆柱形茶杯有朱元璋半个手掌那么长,握在手里,暖意融融……

杯子里装着泡好的茶,朱元璋正打算揭开杯盖,却发现怎么也提不起来。老头子急得脸都红了,嚷嚷道:“怎么回事啊!不好使,不好使!”

老头子摇头,一脸嫌弃。

朱怀看着老爷子这逗趣的模样,无奈地笑着摇头。

他走过去,拿起茶杯,握住杯盖,轻轻向右一扭,杯盖就被取下来了,一股白色的茶香扑鼻而来。

朱元璋眼睛一亮,连忙从朱怀手里接过这个奇怪的茶杯。“咦!”

朱元璋又把杯盖拧回去,然后再拧开,一边品着嘴里的味道,一边赞叹不已:“不错,好东西!”他揭开杯盖,吹了吹热气,浅尝一口,把茶叶吐了出来。

这姿态,简直就像后世午后抱着茶杯串门聊天的老头。

“呵呵。”朱怀笑容满面。

“这杯子,也送给我?”朱元璋试探着问。朱怀无可奈何地说:“我不给,你乐意吗?”

“该打!”朱元璋笑着说,“这杯子以后就是我的了,好家伙,还能随身带着的杯子,啧啧。”朱元璋爱不释手地欣赏着手中的茶杯。

“唉,要是所有人都像你一样让我舒心,我就少了许多烦恼。”朱怀不解地问:“是你的孙子还在跟你怄气吗?”

朱元璋摇头说:“不是这事儿,就是有个硬头皮的翰林院庶吉士,两次为李善长申诉冤情。”“第一次咱皇饶了他,欣赏他的才华,还把他从翰林院升到了庶吉士。”

“可咱皇已经明确暗示他,让他做好翰林该做的事情,别提不相干的事。”

“那小子不听,还激烈地上书,这次更过分,不但为李善长申诉,还给咱皇上了《太平十策》!”朱怀听着老爷子讲述,一开始还漫不经心,直到听到《太平十策》,朱怀突然怔住了。

解缙?!

在他的印象中,《太平十策》似乎是神童解缙提出来的。

其中一条,也是彻底激怒朱元璋的一条。

解缙认为,大明分封藩王,是祸乱之源。

也就是说,朱元璋现在分封诸侯,将来必定后患无穷。

当然,朱怀知道解缙的预言是准确的,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不仅发生了靖难篡位,庞大的皇家子孙也成了国家的蛀虫。

不过,受限于朱元璋的历史局限性,或者是出于他对子孙无条件的信任,这样的话在朱元璋听来,就是破坏皇室和睦,是大逆不道!

所以解缙被贬职了,直到永乐时期才被重用,后来成为内阁首批成员。

正当朱怀沉思之际,朱元璋已经把解缙上书的《太平十策》说完。

当然,除了削藩的策略,解缙提出的其他九条建议确实对洪武时期的国家发展有益。

朱元璋看着朱怀,问道:“你觉得这小子怎么样?”

朱怀想了想,说:“他的奏疏,很多对国家都有益处”

朱元璋打断他:“咱说的是解缙这个人,从我刚才对你说的话中,你应该对解缙有个基本的评价。”

朱怀说:“有胆识,有学识,还正直。”

朱元璋点点头:“还有呢?”

朱怀摇摇头,暂时看不出更多。

朱元璋说:“还有,不会做人,更不会做官!”

啊?

朱怀看着朱元璋,不解地问:“老爷子怎么看出来的?”

朱元璋笑着说:“他的《太平十策》是直接交给了咱皇,他只是个翰林,满朝六部尚书、御史大夫都不敢说的话,他说了。”

“还有李善长那件事,他怎么跟咱皇说的?臣知言出而祸必随之,然耻立于圣朝,而无谏诤之士。”

这话的意思很简单,总的来说就是,解缙看不起那些不敢说实话的大臣。

听完老爷子的分析,朱怀立刻明白了解缙的性格。

老爷子看人很准,这解缙的情商确实低,这样的人就像双刃剑,关键看怎么用,谁来用!

朱棣忍了他很久,解缙确有才华,但情商低也是真的,否则最后也不会被朱棣塞进大雪里,活活冻死。

“大孙子啊。”朱元璋笑眯眯地说,“这个人你要记住,他是可用之人,但现在重用他,就是在害他。”

“咱皇提拔他太快了,没让他明白做官的规矩,才会让他做出越权上报、得罪同僚的事。”

“所以之前跟你说,恩惠出自上面,给爵位和给官位的道理是一样的,要压制,要让他们懂得其中的艰难,他们才会谨慎行事,明白做官的原则。”

“这孩子从小就是神童,有傲气,这种桀骜的人就是这样,你要用他们,就必须磨掉他们的傲气,磨平他们的棱角,让他们听话,懂得如何做官,才能重用。”

“如果升迁太快,这不是提拔他,这是害他,总有一天会害死他!”

“对于一个平庸听话的昏官,和一个能干却挑剔的能吏,你要记得,永远选择前者。”

“当然,我说的一切,都是基于领导者有能力、有见解、有分辨是非的眼光、有格局、有谋略。”

“如果没有这些,那就应该选择后者来帮你。”

朱怀最敬佩爷爷的就是这一点,他对人心把握得很准,管理下属方面更是有独到的见解。

爷爷就像一只老谋深算的狐狸,洞察世事,明明手里握着一把锐利的刀,却把刀锋藏在心中,不到关键时刻绝不露出来!这才是真正的英雄豪杰,懂得隐藏实力的人!

解缙这个人,朱元璋一直很看重他。但是重视并不代表一味提拔,这次把他贬到江西道监察御史,也是想磨炼他一番。

这个人,是朱元璋精心为朱怀挑选的重臣,是朱元璋留给朱怀的宝贵遗产!

爷孙俩正在分析解缙,解缙就来了。

马三宝走进来报告:“爷,太爷,刘三吾来了。”

朱怀应了一声,没太在意,说:“让他进来吧。”

今天一大早。

刘三吾费了好一番口舌,才把解缙叫出来。

一开始,解缙不想浪费时间,直到刘三吾提起了朱怀的那句诗词,解缙才对他刮目相看!

所以在去江西道任职之前,解缙决定无论如何也要来见朱怀一面。

解缙少年成名,又是家乡的神童,即便如此,他也写不出“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这样的诗句。

恃才傲物的人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绝对的自信和直率,眼里容不下沙子,不懂得变通。

在他们眼中,世界只有黑白,没有灰色地带。

能让这种人低头的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比他更有才华,用绝对的实力碾压他!

现在,朱怀显然就是这样的人!

听到朱怀的那首诗后,解缙对自己的人生都产生了怀疑。

翰林院里很多人他看不上,比如黄子澄、齐泰,甚至孔讷等人,他都不屑一顾。

但刘三吾他看得上,因为刘三吾是个纯粹的士大夫,这点解缙没看错!

现在,又多了一个解缙看得上的人,那就是朱怀。

虽然刘三吾告诉他朱怀只有十七岁,但解缙不会以年龄来评判,能力强就是强,就算只有三岁,他也会去结交!

院子里。

爷爷依旧若无其事地跟朱怀谈论着解缙的事。

“这人是个人才,不只是琴棋书画这些无用的东西,对国家大事也有独到见解,但也是个愣头青。他恃才傲物,表面上看起来很有礼貌,实际上眼界高得很。而且有点固执,认定的事情九头牛都拉不回来。”

朱元璋对解缙的评价一针见血。

朱怀也在认真听着解缙的优点和缺点。

说话间,远远看见刘三吾带着另一位儒生走来。

朱元璋淡然一笑,在朱怀耳边说:“说曹操,曹操就到。”“这小子是个刺头,也不知道找你什么事。”

朱怀立刻明白过来,眯眼看着刘三吾身边的二十多岁年轻人。

这应该就是解缙了。

刘三吾走近,看到朱元璋微微一愣,但他没有表现出来。

朱怀在打量着解缙。

他身材瘦弱,双眼炯炯有神,只是站在那里就给人一种威严的感觉。

朱怀微微侧目看了眼爷爷,发现爷爷的判断似乎一点没错!

朱怀在感慨。

感慨解缙悲惨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