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力文学geilizw.com

第四百八十六章 .赵家帮设下天地对(感谢盟主那年哪时加更45)

其实獾子和熊挺像的,二者都是皮糙肉厚、牙尖爪利。

众所周知,熊胆是一味珍贵的中药材。而相比之下,獾子胆不被中医所认可。

但是跑山人都知道,獾子胆又称小熊胆。

熊胆能治的病,像眼病、出疹子、清热解毒,獾子胆也有同样有效果,只不过药性和熊胆差的不少。

如果用獾子胆来代替熊胆,肉眼无法分辨,有经验老药师都品尝不出来。但入药、成药以后,试药就能察觉不对。

这就像野山参和人工种植的林下参似的,二者成分相同、功效相同,但药用价值天差地别,价格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

李宝玉成亲的第二天,也就是1988年的4月18号,赵军照常五点半起来,和马玲出去遛熊、喂狗。

平时插狗食的土豆都是凉水下锅,而今天锅中水都响边儿了,土豆还没下锅呢。

这时,赵军从前院仓房拿过来个搪瓷小盔儿,小盔儿带盖。打开盖子后,里面是五枚猪苦胆。

不管什么动物的胆,摘下来以后不用开水蘸,那胆汁都会跑。

昨天杀猪比这还早呢,这五个猪胆搁小盔儿里放了一天,胆汁多少跑了一些。但从肝脏上摘下来以后,跑的就没那么快了,胆汁都还剩了不少。

赵军按照处理熊胆的方法,用细绳扎住猪苦胆上方,然后将其下到开水里去蘸。

蘸两下,就见那胆皮像吹了气的气球鼓胀起来,然后赵军又换了下一个。

等将这五枚猪胆都处理好,赵军把它们送回前院仓房,一一挂在房梁上。

从仓房出来,赵军插食喂狗。等狗吃饱了,他跟马玲收拾完,小两口往前院走的时候,看到邢三单手抿着薄棉袄,急匆匆地往门前来。

赵军、马玲异口同声地喊句三大爷,就见邢三抬手往屋里一比划,问道:“今天早晨吃包子吧?”

昨天做席,赵有财他们熬的老汤有剩,今天早晨王美兰就蒸猪肉大葱馅包子。

他们进屋时,王美兰正起锅捡包子呢。热气腾腾的大包子,王美兰一手蘸凉水,一手拿着扁匙子。

扁匙子将包子往起一拨,当包子一边离开屉布的一瞬间,王美兰快速地用手抓过包子,麻利将其置于大搪瓷盘子里。

连捡十个包子,王美兰就让赵春把盘子端上桌。此时,赵军、赵有财、邢三、周建军已经坐在桌前等着了。

大包子上桌,四人各夹过一个,赵军咬开包子皮,一股热气先窜了出来。

然后,就看到了里面紧成了肉饼的包子馅。虽说是猪肉大葱馅的,但王美兰和馅时,用的是葱白的芯。这个葱白芯嫩黄嫩黄的,上汽蒸十五分钟,那葱白芯都化在肉馅里了。

赵军家这边的包子都是发面的,发面的皮跟蒸饺、煮饺的皮都不一样。

饺子面皮不吃汤,如果和馅的时候搅里汤了,那咬破饺子皮先就是一股汤。

而发面的皮吃汤,馅里的汤全都渗入包子皮里的,使得包子皮也有滋味。

张大嘴连皮带馅的咬上一口,喧软的面皮和紧实的肉馅入口,四人瞬间都不吱声了。

咬完这一口,一边咀嚼,一边用剩下的包子去蘸碗里的料汁,酱油、醋、辣椒油增加滋味,更使食欲大增。

拳头那么大的包子,赵军五口就造进肚了。

“儿啊,你等会儿再吃。”这时,王美兰招呼赵军道:“你把妈刚捡出这包子,给宝玉送去。”

昨天王美兰就告诉西院那小两口了,让他们早起不用做饭。等这边饭好了,赵军端着到墙前,吹两声口哨,李宝玉出来接就行了。

可王美兰话音刚落,就听赵有财道:“你净扯淡!这才几点呐,孩子能起那么早吗?”

“差不多了吧?”王美兰看看表,然后对赵军说:“儿子你快吃吧,等下锅出来再给他们拿。”

肉馅大包子配糊涂粥溜缝,赵军吃了八个、赵有财吃了十个,邢三还吃了六个呢。

赵军撂筷下桌时,第二锅包子也好了。王美兰去叫两个小丫头起来吃饭,赵军端着小盆出屋,到两家隔墙前,连吹了十五六声口哨,李宝玉才急匆匆地出来。

哥俩简单说了两句话,李宝玉就端着包子回屋了。

赵军没再进屋,而是往院外走去。到院外柴火垛前,赵军找那种比他手脖略细的棍子往出抽。

抽出一根就丢在地上,不一会儿赵军脚旁横七竖八地躺了十多根。

这时,赵有财、邢三从院里出来,赵有财看了一眼便道:“我给你取锯去。”

有周建军在,赵军家各种常见的工具,说要多少有多少那是夸张。可赵有财进院没两分钟,就拿了三把锯和一把羊角锤出来。

到院外以后,赵有财找那种Y字形的卡巴拉棍钉在地上,再将赵军挑选的木棍一头架在卡巴拉棍上,使木棍打斜。

然后垂直地面下锯,将那手腕粗细的木棍锯成六十公分左右一截,而且一头带尖。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三人正忙活呢,李如海来了。只见他贴着李家大院围墙一路走来,边走边踮脚往院里看。

“如海!”赵军见状,紧忙把李如海叫过来,让他顶替邢三拉锯。

三人三把锯忙活了两个多小时,那种六十多公分、一头带尖的木棍锯出来三百根。

找那种旧麻袋,将这些锯好的木棍都装起来。因为带尖,难免有木棍戳破麻袋。不过反正是旧麻袋,用完这次赵军也不打算要了。

装在五个大麻袋里,将其一一丢上解放车后,赵军进屋管王美兰要了些小鱼。

前些日子打的小河鱼,留下了一些给小黑熊当食物,赵军捡出来四十条,装在一个罐头盒里。

再从屋出来,赵军叫过李如海,道:“如海呀,给我放出话去,咱家从今天开始收獾子。”

“獾子?”李如海一怔,道:“大哥,獾子皮咱也收啦?”

“不是收獾子皮。”赵军道:“獾子皮不要,我就要整个獾子。活的、死的都行,但死不能死时间太长。拿来前儿必须得是软乎的,硬了不行,硬了我不要。”

“大哥,那……”李如海说着摇摇头,道:“那不好整啊。”

昨天李如海没开会,他不知道会议精神。

“十块钱一个。”这时,赵军问李如海道:“这可以吧?”

去年郑学坤第一次来赵家时,收了几斤熊胆、一件坐等发财,外加七张獾子皮。

当时郑学坤给的价是十块钱一张,他还说他不管到哪儿都这么收。

赵军估计他没撒谎,因为去年赵军、李宝玉第一次下山卖猞猁皮时,山下供销社才开始收獾子皮。当时小黑板上有价,公母都是九块五。

而赵军去河北以后,才知道獾子皮一张只能卖到十一二块钱。利润小不说,那玩意埋汰,味儿还大。所以,赵家商会没启动收獾子皮的项目。

直到昨天陶大宝来的时候,赵军问了他一嘴,了解到现在山下供销社收獾子皮是八块五一张,比起去年还掉价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