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力文学geilizw.com

听到汪海明的指责,众人都觉得太过于“吹毛求疵”。

“如果说这个项目部的卫生不达标,恐怕全国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都不达标。”

“更何况,这可是河道建设的项目,有淤泥和沙石岂不是太正常不过?”

在领导面前,尤其是外部领导面前,李东沐并没有表现出任何的不悦。

“我们在加强管理,争取做的更好。”

一行人率先走进项目指挥部,只见一张超大的图纸挂在墙面上,五角星的位置正是德江港口。

“黎部长,要不请我们的市长汇报一下整体情况?”李东沐问道。

“市长?项目经理在不在现场?”

显然黎达平认为市长的专业水平不够,想要聆听更深层次的工作。

“东沐书记,你看你是怎么安排的,水运建设专业性如此强的项目,还是要安排专业的人员讲解汇报。”

说完,汪海明还瞥了一眼柳利国,看着那木讷的表情,真的是和李东沐一样讨厌。

当一个人对某个人,或者某个地区有成见的时候,任何优点都有可能转变为缺点。

“黎部长,我们的柳市长虽然没有从事水运行业,但却是正宗的水利专业毕业的,专业能力毋庸置疑。”

“没错,前段时间交谈才知道,柳利国市长和我是一个学校毕业的,专业素养甚至要高于一般工程师。”

听罢,黎达平有些不可思议的看向对方。

“看来是我小瞧他了,那就请柳市长汇报吧。”

黎大平特意用了“请”这个词,话意也包含着歉意。

接到指示后,柳利国便果断的站到这项熟悉的图纸前,用无比流畅的语言汇报起了德江运河的整体建设情况。

“德江运河最大的难点,在于过弯处的施工,经过对方研判会商,还是要采用当前最先进的……”

黎达平虽然也不是专业出身,但是在交通部工作这些年,让他对一些专业知识也是非常了解。

聆听的同时,也在思考。而随着深入思考,看向柳利国的眼神也开始变化。

“以上就是德江运河博州段的整体建设情况,不妥之处还是大家批评指正。”

汇报完毕后,黎达平依旧在深思中,一旁的省长汪海明则率先开口了。

“利国市长,你刚才汇报的过弯处采用最新的技术,在工程预算上是不是也会增加?”

“是的。这个技术需要使用最先进的设备,工程量也会有所增加,因此成本肯定会提升。”

“大致增加多少?”汪海明问道。

“具体工程量正在测算中,不过不会超过一个亿。”

听到这个数字,汪海明顿时不耐烦了。

“一个亿!德江运河项目经过万山省三个地市,博州段增加一个亿,其他地市也增加一个亿,不知不觉中工程成本就增加了三个亿。”

“三个亿能做多少民生实事?我觉得还是要再斟酌,将造价压下来。”

“这个……汪省长。采用这个技术后,可以消除不少隐患。每年的维护费用至少能够下降百分之五十。所以算大账的话,还是最有性价比的。”

“算大帐前,还是先将小帐算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