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3章 后悔没让你一直在正道上 (2 / 2)
给力文学geilizw.com
说完这句话,周志高不再停留,转身走出了会见室。
铁门在他身后缓缓关上,将孙友仁的痛哭声隔绝在里面。
“周部长!我错了!感谢你能来看我!”那撕心裂肺的哭喊,像是一把钝刀,轻轻划在周志高的心上。
走出看守所,阳光有些刺眼。
老郑早已在车里等候,看到周志高出来,赶紧递过一瓶水:“周部长,您还好吧?”
周志高接过水,却没有喝,只是望着远处的天空,语气里满是感慨:“他当年是个好苗子,可惜了。”
他想起孙友仁刚参加工作时,为了核实一笔扶贫款的去向,跑了三个乡镇,脚上磨起了水泡也不叫苦。
想起他在财政局改革时,顶住压力推行预算公开,赢得了民众的好评。
可就是这样一个曾经的好干部,最终还是栽在了“人情”和“私欲”上。
“说到底,还是他自己没有守住底线。”老郑叹了口气,“家人的逼迫固然可气,但真正做决定的还是他自己,要是他一开始就坚决拒绝,也不会走到今天这一步。”
周志高点点头,心里却有些沉重。
他拿出手机,拨通了阳市纪委书记的电话:“孙友仁的母亲,你们多关照一下,安排社区工作人员定期去看看,有什么困难及时解决。”
“但他的案子,必须依法办理,不能因为这些事有所偏袒。”
电话那头的纪委书记连连应下:“周部长,您放心,我们已经安排好了。”
“孙友仁的赃款也在陆续追回,涉案的其他人员也在加紧审讯,一定会给民众一个交代。”
挂了电话,周志高靠在椅背上,闭上眼睛。
孙友仁的案子,给了他很大的触动。
这些年,他见过太多干部因为家人、亲戚的原因走上腐败之路,他们总以为“就这一次”“不会被发现”,却不知道“一次”就是万丈深渊的开始。
或许,在干部考核和教育中,不仅要强调廉洁自律,还要引导他们正确处理“人情关系”,学会拒绝不合理的要求。
回到组织部,周志高立刻召开会议,提出在干部培训中增加“家庭助廉”课程,邀请纪检干部、法律专家和干部家属代表授课,讲解腐败对家庭的危害,引导家属当好“廉内助”。
“很多干部的腐败,都是从‘家里人’开始的。”周志高在会上说道,“我们要筑牢干部的思想防线,也要帮他们守住家庭防线,让他们既能干事,又能干净。”
参会的干部们纷纷表示赞同。
“周部长说得对,之前我们只注重干部本人的教育,忽略了家属的作用。”“要是家属能及时提醒,很多干部可能就不会犯错了。”
会议结束后,周志高留在办公室,翻阅着孙友仁的忏悔录。里面详细记录了他从“犹豫”到“纵容”再到“麻木”的过程,每一页都写满了悔恨。
周志高拿起笔,在忏悔录的扉页上写下“警钟长鸣”四个字。
他决定,把孙友仁的案子作为典型案例,纳入干部警示教育教材,让更多干部引以为戒。
晚上回到家,刘晓雅看到他神色凝重,便知道他去见了孙友仁。“怎么样?他还好吗?”
“不好。”周志高摇了摇头,把孙友仁的情况说了说,“他说自己是被家人逼的,可说到底,还是自己没有守住底线。”
刘晓雅坐在他身边,轻声说:“其实,这样的案子我们纪委遇到过很多。”
“有些干部一开始确实是被家人裹挟,但后来尝到了甜头,就主动去贪腐了。”
“孙友仁虽然有被逼迫的成分,但他后来的隐瞒和纵容,也是不可推卸的责任。”
周志高点点头,想起孙友仁说“要是能重来一次,肯定不会再犯”,心里有些复杂。
重来一次,孙友仁真的能守住底线吗?
或许会,或许不会。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但不管怎样,错误已经犯下,就必须承担后果。
“对了,我们纪委最近也在推进‘家庭助廉’行动,准备组织干部家属参观廉政教育基地。”刘晓雅说道,“到时候可以和你们组织部的培训课程结合起来,形成合力。”
周志高眼前一亮:“这个主意好,我们一起推动,让‘廉洁’不仅成为干部的自觉,也成为每个干部家庭的共识。”
第二天一早,周志高就安排秘书对接纪委的相关部门,敲定了“家庭助廉”联合行动的方案。
方案里包括家属廉政培训、廉政家书征集、家庭廉洁承诺等多个环节,旨在通过多元化的方式,引导干部家属参与到反腐工作中来。
上午十点,周志高正在审阅方案,孙友仁的律师打来电话,说孙友仁愿意主动交代所有未查清的问题,还提供了其他几名涉嫌腐败的干部线索。
“周部长,孙局长说,他知道错了,想赎罪,希望能给民众和组织一个交代。”
周志高的眼神里闪过一丝欣慰:“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但法律的制裁不会因为他的忏悔而减轻,他要为自己的错误付出代价。”
“你告诉他,好好配合调查,就是对自己、对家人最好的交代。”
挂了电话,周志高走到窗边,看着外面的车水马龙。
孙友仁的案子,像是一面镜子,照出了干部队伍中存在的问题,也让他更加坚定了推进干部教育和考核改革的决心。
他知道,反腐和廉政建设是一场持久战,不能靠“一时的打击”,而要靠“长久的预防”。
只有让每个干部都清楚“底线不可碰”“人情不能越”,才能真正打造一支干净、担当、有为的干部队伍。
“老郑,下午安排我去廉政教育基地看看,准备把孙友仁的案例加进去。”周志高对秘书说道。
“好的,周部长。”老郑应声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