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力文学geilizw.com

组织部会议室的红木长桌旁,座无虚席。晨光透过厚重的窗帘缝隙,在“社保系统改革专项研讨会”的红色会标上投下一道锐利的光痕,与桌前每个人脸上的凝重神色相得益彰。

周志高坐在主位,指尖轻轻叩击着桌面,面前摊开的笔记本上,早已写满“民生信任”“监管漏洞”“基层治理”等加粗字样。

“社保系统是民生的‘安全阀’,是老百姓的‘救命钱袋子’。”周志高的声音打破了沉默,目光扫过在座的组织部领导层,从几位副部长到各科室主任,每个人都挺直了脊背,“西城区苟思刁难群众索贿,东城区覃娜、李建仁贪腐社保金,这不是孤立事件,是系统出了问题。”

“一旦老百姓对社保失去信任,对我们整个干部队伍的信任都会崩塌,龙国发展的根基何在?”

负责干部监督的王副部长率先开口,他将一份厚厚的调查报告推到桌中央,每页都贴着不同区县社保乱象的标注:“周部长说得对,我们排查了近三年的信访记录,社保领域的投诉占比高达百分之二十六,其中‘故意卡流程’‘补贴不到账’‘手续反复跑’占了八成。”

“这些问题看似小事,实则是在透支政府公信力。”他顿了顿,话锋一转,“我的建议是,先建立‘业务办理终身追责制’,谁审批谁负责,哪怕过了五年十年,出了问题照样能追溯到个人。”

周志高抬眼示意他继续,笔尖在笔记本上快速记录。

“另外,给每个窗口装‘双屏监控’,群众能实时看到办理流程和进度,避免工作人员暗箱操作。”王副部长补充道,“前期可以先在东西城试点,没问题再全市推广。”

“试点可行,但追责制要细化。”干部考核科的张主任立刻接话,他面前的平板电脑上正显示着社保干部的考核数据,“比如业务失误分‘过失’和‘故意’,前者培训整改,后者直接调离。”

“还要把群众满意度和业务办理效率绑定考核,连续两次排名垫底的,直接取消年度评优资格。”

周志高微微颔首,这个建议正好契合他此前的想法。

他看向负责政策研究的李主任,对方推了推眼镜,语气沉稳:“我补充三点,第一,简化流程,把现在需要跑五六个部门的审批,整合到‘社保一站式服务中心’,实现‘一张表单、一次提交’。”

“第二,开发智能审核系统,用大数据比对材料真实性,减少人工操作的漏洞。”

“第三,公开所有补贴的发放标准和名单,接受群众监督,防止李建仁那样的冒领行为。”

“智能系统的开发周期和资金怎么解决?”有人轻声问道,话音刚落就意识到失言,赶紧低下头,跟着周志高做事,没人不知道他最反感只提困难不谈办法。

果然,周志高的目光落在那人身上,语气平静却带着分量:“资金可以申请民生专项拨款,技术上联合市大数据局共建,他们刚完成医保系统的智能升级,有成熟经验。”

“我要的不是‘能不能’,是‘怎么能’。”

那人脸色泛红,连忙起身补充:“抱歉周部长,我考虑不周。”

“技术对接我可以牵头,三天内拿出合作方案,争取两个月内完成系统测试。”

周志高没再追究,转而看向几位副部长:“你们站在全局角度,说说看法。”

分管基层干部的刘副部长沉吟片刻,翻开了自己的笔记:“我最担心的是基层执行走样,再好的政策,到了窗口可能变成‘新形式主义’。”

“我的建议是,组建‘流动督查组’,由组织部、纪委、社保局三方人员组成,不打招呼、随机抽查,发现阳奉阴违的,直接约谈单位一把手。”

“还要加强干部教育。”另一位副部长接过话头,“很多基层科员觉得‘干好干坏一个样’,才动了歪心思。”

“可以搞‘廉政+业务’双培训,邀请退休的老社保干部讲经验,再让苟思、李建仁的案例现身说法,比空洞说教管用。”

周志高的笔尖在纸上划了个圈,这正是他想强调的:“教育要抓,但门槛更要守。”

“以后社保系统招人,除了笔试面试,必须加试‘民生服务情景题’,比如群众材料不全怎么办、遇到刁难如何应对,答不好的直接淘汰。”

“进来后实行‘师徒制’,老党员带新干部,从一开始就把‘为民’的根扎深。”

会议室里的讨论越发热烈,每个人都不再藏着掖着,纷纷抛出具体方案。

有人提出开通“社保问题直达热线”,由组织部专人督办。

有人建议给困难群众开辟“绿色通道”,安排专员协助办理。

还有人提议将社保干部的晋升与民生实绩挂钩,真正让干事的人有奔头。

周志高一边听一边记,笔记本上的思路越来越清晰。他突然停下笔,目光扫过全场:“刚才大家提的都很好,但有个核心问题,为什么之前这些漏洞没人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因为有人觉得‘事不关己’,有人怕得罪人,还有人本身就不干净。”

他的声音陡然提高,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官场复杂,但复杂不是不作为的借口。”

“一味谈困难,本质是能力不足,遇事绕着走,根本是初心不纯。”

“我告诉你们,只知道摆问题、不想解难题的人,要么是懒政,要么是准备腐败。”

“因为他们没把心思放在做事上,全在琢磨怎么混日子、谋私利。”

在座的人都屏住了呼吸,没人敢抬头。

周志高的目光落在干部调配科的赵主任身上,对方昨天还在私下抱怨“社保改革难度太大,容易得罪人”。

“赵主任,你来说说,你负责的干部调配,怎么保障改革期间的人员到位?”周志高突然点名。

赵主任猛地站起身,脸色发白:“周部长,我……我已经梳理了全市社保系统的优秀干部名单,准备成立‘改革先锋组’,优先调配到问题突出的区县。”

“另外,对那些考核连续垫底、群众投诉多的干部,坚决调离核心岗位,安排到基层社区锻炼,不合格的直接解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