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0章 民众过不好,哪能吃得下? (1 / 2)
给力文学geilizw.com
市大数据局的技术攻坚室里,荧光屏幕的冷光映在每个人脸上。
周志高站在智能审核系统操作台前,看着技术人员指尖划过界面,每一个数据模块的加载进度都牵动着他的神经。
“社保缴费记录与税务系统数据同步延迟控制在多少?”他突然开口,打破了专注的沉默。
技术总监连忙上前,调出后台数据面板:“周部长,目前延迟已压缩至三分钟内,昨天测试时甚至达到过五十秒同步。”
“银行流水溯源模块也已调试完毕,能直接关联近五年的个人账户收支记录,一旦出现异常转账,系统会自动标红预警。”
周志高俯身凑近屏幕,指着“异常判定标准”参数栏:“这个阈值得再细化,比如基层科员账户突然出现五万元以上不明入账,系统必须立刻触发最高等级预警,同时同步推送信息给纪委和组织部督查组。”
“之前李建仁的赃款就是分多次小额转入,才绕过了常规监控。”
技术人员立刻在键盘上敲击修改,屏幕上的参数条随之跳动。
周志高的目光扫过系统权限设置界面,眉头陡然皱起:“为什么区级社保局还有数据库修改权限?必须关闭,只保留查询功能。”
“所有数据修改必须由市局技术组和督查组双人审核,形成操作日志存档,做到终身可追溯。”
技术总监额头渗出冷汗,赶紧应道:“是我们考虑不周,今天下班前一定完成权限调整。”
他没想到这位组织部长对技术细节的把控如此精准,原本以为只是走个过场的检查,此刻却变成了不留死角的严苛核验。
周志高没再多言,转而查看系统的民生服务模块。
当看到“老年人操作引导”界面时,他伸手点了点屏幕:“字体再放大两个号,语音提示语速放缓,加个‘一键呼叫人工’按钮,要确保不会用智能手机的老人也能顺利查询社保信息。”
待所有细节确认完毕,已是上午十一点。
走出大数据局,老郑低声问道:“周部长,直接回组织部吗?”
“去农贸市场。”周志高拉开车门,语气笃定,“社保改革最终要看民众是否真能受益,数据再漂亮,不如老百姓的菜篮子实在。”
车子穿过繁华的商业区,最终停在西城区的便民农贸市场。
刚走进入口,嘈杂的叫卖声、讨价还价声便扑面而来。周志高换上提前准备的便服,将公文包交给老郑,独自一人走进人流。
“大姐,这菠菜怎么卖?”他走到一个蔬菜摊位前,对着正在择菜的中年妇女问道。
妇女抬头打量他一眼,报出价格:“三块五一斤,刚从地里摘的,新鲜得很。”
“比上周贵了五毛啊。”周志高拿起一把菠菜,故作随意地闲聊,“您这摊位租金贵不贵?生意好做吗?”
妇女叹了口气,手上的动作慢了下来:“租金每月七千五,涨得比菜价还快。”
“我和老公来京城摆摊三年,社保都是自己交,一个月就得一千多。”
“前阵子想办个灵活就业补贴,跑了三趟社保局,都说材料不全,后来听人说要‘意思意思’,我们哪有闲钱啊,只好不了了之。”
周志高心里一沉,不动声色地记下,又走到斜对面的水果摊。
摊主是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正给顾客称橘子,胳膊上的纹身隐约可见。“小伙子,看你年纪不大,来京城多久了?”
“五年了,做过快递员,现在摆摊卖水果。”小伙子擦了擦汗,“社保交了三年,就是不知道以后回老家能不能转。”
“上次去咨询,窗口的人态度差得很,问两句就不耐烦,说让我自己上网查。”
接连问了七八个摊主,几乎每个人都能说出一两句对社保、医保的吐槽:“报销流程太复杂”“咨询电话总占线”“异地转移手续难办”。
这些细碎的抱怨,比任何数据报告都更能反映基层民生的真实状态。
在市场角落的杂货铺前,周志高遇到了正在买酱油的张磊。
这个来自河南的小伙子穿着外卖骑手的制服,裤脚还沾着泥点。
“师傅,您知道附近哪能办居住证吗?我社保交够年限了,想申请公租房。”张磊主动搭话,眼神里满是期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