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4章 对这家商贸公司展开了深入调查 (2 / 2)
给力文学geilizw.com
表彰大会结束后,赵承平被局长叫到办公室。局长递给她一份文件,上面写着 “重要领域安全防护专项行动方案”。“接下来,你们要牵头负责这个行动,重点排查科研机构、军工企业周边的安全隐患,不能再给境外势力可乘之机。” 局长的语气严肃,眼神里满是信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忙碌了许久的赵承平终于得空休息。这段时间,他被各种棘手的案件缠得脱不开身,整个人就像上紧了发条的机器,连轴运转。
此刻,他满心渴望能寻一处宁静之地,舒缓一下紧绷的神经。他想起了一家藏在老巷子里的小饭店,那是他偶然间发现的宝地。
走进巷子,脚下的青石板路被岁月打磨得光滑圆润,路旁斑驳的墙壁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那小饭店就在巷子深处,外观并不起眼,几扇木质的窗户半掩着,透出温暖的灯光。
赵承平一推开门,熟悉的家常味道便扑面而来,像是老友的拥抱,瞬间让他放松下来。
饭店里的木质桌椅泛着温润的光泽,那是多年使用与擦拭留下的痕迹。墙壁上挂着几幅老照片,有黑白的全家福,有热闹的节日场景,每一张都似乎藏着一段不为人知的过往。
赵承平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窗外是一条窄窄的小巷,偶尔有行人走过,脚步不紧不慢。他点了几样爱吃的小菜,诸如凉拌豆芽、家常豆腐和一碗热气腾腾的西红柿鸡蛋汤,这些简单的菜肴总能让他找到家的感觉。
他刚端起茶杯,浅抿一口热茶,那股温热顺着喉咙滑下,舒缓着他紧绷的神经。就在这时,店门被轻轻推开,一道身影走了进来。赵承平下意识地抬眼,竟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
竟然是侯亮平,他穿着一身得体的休闲西装,剪裁合身,却又不失庄重。那锐利的眼神犹如鹰隼一般,即便在便装之下,也难掩那份干练与敏锐的气质,让人一眼就能认出他来。
赵承平微微一愣,随即脸上露出了笑容,抬手招呼道:“亮平,快过来坐。” 他的声音里带着几分惊喜,在这难得的闲暇时光能遇到老友,实在是意外之喜。
侯亮平也笑着回应,脸上的疲惫似乎都被这笑容驱散了几分。他小心翼翼地穿过摆放得有些拥挤的桌椅,动作灵活而熟练,走到赵承平对面坐下。
他将那件质感上乘的外套挂在椅背上,一边解着袖口的扣子,一边说道:“还真是巧,在这儿碰到你,正好一起吃个饭。” 他的语气轻松,但眼底深处却隐隐藏着一丝忧虑。
服务员很快过来递上菜单,菜单是用厚实的纸张装订而成,边角有些磨损。侯亮平随意地扫了几眼,点了几个菜,便将菜单放在一旁。
他靠在椅背上,微微叹了口气,那声叹息仿佛承载着许多难以言说的烦恼。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忧虑,然后缓缓开口:“承平啊,我最近碰上了件头疼事儿。”
赵承平夹了一筷子菜放进嘴里,细细咀嚼后咽下,才开口说道:“哦?说说看,什么事儿能难住你侯大检察官。”
他的语气带着几分调侃,但眼神中却满是关切。
侯亮平微微皱起眉头,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似乎在整理思绪。那茶杯在他手中微微晃动,可见他内心的不平静。
“我最近在调查一个慈善基金的项目。这个基金对外声称是资助偏远地区的学校建设,听起来是件大好事儿。你也知道,这种慈善项目本是该为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们带去希望和改变的。”
他说着,眼神中流露出一丝无奈和愤怒,仿佛那些被辜负的希望刺痛了他的心。“可我收到举报,说其中有大量资金去向不明。”
赵承平放下筷子,身体微微前倾,神情变得专注起来。他的双眉紧锁,眼中闪过一丝严肃。“资金去向不明?这可不是小事儿。
慈善基金的钱本就是社会各界的爱心汇聚,要是被人挪用或者贪污,那伤害的可不仅仅是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更是社会的信任。” 他越说越激动,拳头不自觉地攥紧,仿佛已经看到了那些孩子失望的眼神。
侯亮平轻轻点头,眼神中满是忧虑。“是啊,我也是这么想的。举报人提供了一些线索,可目前掌握的证据还很零碎。
这个基金的运作看起来很规范,账目也做得很巧妙,表面上几乎找不出什么破绽。但直觉告诉我,这里面肯定有问题。我查了基金的账面,每笔支出都有票据和记录,乍一看,完全符合流程,没有任何问题。可我心里就是犯嘀咕,总觉得哪里藏着猫腻,可一时半会儿又说不上来。” 说着,他用手揉了揉太阳穴,一脸的苦恼,仿佛那股疑惑像一团乱麻,在他脑海里怎么也理不清。
赵承平靠回椅背,目光透过窗户,看着巷子里行人来来往往,陷入了沉思。他的手指有节奏地敲打着桌面,发出 “嗒嗒” 的声响。脑海中迅速梳理着各种调查案件的经验和可能出现的情况。
他心想,这基金账目做得如此滴水不漏,直接从账面查,说不定会钻进死胡同,那些做手脚的人想必早有防备。
过了好一会儿,赵承平收回目光,看向侯亮平,认真地说道:“亮平,我想了想,从账面直接查可能确实困难。
对方既然能把账做得看似毫无问题,那肯定在这上面花了不少心思,下了功夫掩盖痕迹。咱们不妨换个思路,不查钱怎么出去的,而是查东西怎么进来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侯亮平微微一怔,随即眼睛亮了起来,像是在黑暗中寻到了一丝光亮。他坐直身体,追问道:“你的意思是…… 查基金声称要用于学校建设的物资来源?”
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兴奋,仿佛已经看到了破案的曙光。
赵承平点了点头,夹起一块鱼肉,仔细挑去刺后放入口中,咀嚼了几下咽下,才接着说:“没错。这基金既然说资助学校建设,那肯定得采购建筑材料、教学设备之类的物资。咱们就查这些物资的采购渠道、供应商,看看有没有异常。如果资金真的被挪用,很可能在物资采购环节就做了手脚,要么虚报价格,要么以次充好,甚至可能根本就没采购足够的物资。”
侯亮平听着,不由自主地摸了摸下巴,眼神里的困惑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兴奋和期待。他激动地一拍桌子,引得周围几桌客人都朝这边看过来。
他压低声音说道:“哎呀,我怎么就没想到呢!承平,还是你厉害,这思路一换,说不定就能找到关键突破口。只要查清楚物资的情况,就能顺藤摸瓜,揪出那些在资金上做手脚的人。”
说着,他已经掏出手机,准备开始布置任务。
赵承平看着侯亮平干劲十足的样子,嘴角微微上扬,眼神里带着鼓励。“不过,亮平,光查物资采购还不够全面。
既然说是建学校,那肯定要采购建材,我们还可以通过实地走访,看看那些所谓的‘新建校舍’到底用了多少料,值不值那个价钱。”
侯亮平停下手中摆弄手机的动作,神情变得凝重起来。他的脑海中迅速浮现出那些偏远山区的画面,崎岖的山路、破旧的房屋,还有孩子们渴望知识的眼神。
他仿佛已经看到了那些所谓的 “新建校舍”,心中涌起一股不安。他咬了咬嘴唇,缓缓说道:“承平,你说得对。我之前只想着从采购源头查,却忽略了最直接的证据。
那些校舍就立在那儿,它们用了多少料、质量如何,一看便知。如果实际用料和花费对不上,那背后的问题可就大了。”
赵承平微微点头,目光深邃。“实地走访不会那么顺利。
第二天清晨,赵承平早早地就端坐在桌前,身姿笔挺,神情却严肃而凝重。
前一天与侯亮平的交谈,如同一场阴云笼罩在他心头,关于慈善基金的种种疑点,就像一块块沉重的石块,沉甸甸地压得他有些喘不过气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