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力文学geilizw.com

“贺!”“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时间一晃,两个月的时间悄然而逝。

随着唱礼声响起,洪熙二年的正旦新春大朝会如期举行。

过去两个月的时间里,孔府的嫡系、旁系、姻亲等相关之人,凡是屁股不干净的,基本都被西厂与山东都司联手缉拿归案。

文臣们除了不断上疏,似乎根本没有其它实质性阻止的举动。

这样的动员能力,让朱高煦看得眼皮发酸。

正因如此,朱高煦才想要刺激刺激他们,想看看有没有几个不长眼的跳出来,刚好滇南需要大量移民。

“朝会开始前,我想先说一说尔等眼中圣人之后的事情。”

穿戴冕服,朱高煦的目光在冕旒后扫视群臣,群臣眼观鼻、鼻观心,沉默应对。

朱高煦见状,拿起桌上的一本文册开口道:

“西厂查抄金三万四千六百三十二两四分,银七十五万六千七百八十二两三钱,铜钱二百五十九万二千一百七十四贯三钱,宝钞一百七十五万六千四百二十七贯。”

“宅院别墅二百八十六座,田地二百四十三万六千四百二十七亩半,谷仓粮食七十七万六千四百二十七万石五十三斤二两。”

“古董字画二百四十六箱,牛马牲畜一万二千三百四十六……”

朱高煦缓缓将孔府及其姻亲查抄所得缓缓念出,群臣沉默无言。

瞧着他们这副模样,朱高煦将文册放在桌上:

“我记得,以孔府的俸禄和太祖高皇帝、太上皇赏赐的赐田,理应攒不下来那么多东西才对吧?”

孔府的财富积累确实很迅猛,嫡系与旁系和姻亲关系的二十几个家族,通过各种手段从洪武元年至今敛财如此。

朱高煦如果记得没错,朱元璋和朱棣赐给他们的赐田数量应该不超过十万亩,也就是说剩余耕地都是通过其它手段获得的。

不管这些田亩获得的手段是否干净,总之这些东西本质上都是朱高煦可以利用的存在,更何况孔府与山东地方官员确实有牵连。

“这份,是孔府行贿官吏的奏疏。”

朱高煦又拿出一份奏疏,摇晃了下,将其中内容读出。

简单来说,在百官们口中人畜无害的孔圣人之后,其在山东势力盘根交错,只是两個月时间,就从现任官吏中查到了六十五位官员,一千二百余名吏员与他们关系密切,私下礼物互有往来。

这些官吏尽数被抄家牵连,所获金银铜钱及宝钞数量就多达八十余万贯,府邸宅院和字画相加的话,突破百万也十分轻松,更别提还有三十多万亩田地了。

“对于牵连的人,别以为致仕后就能躲过去。”

朱高煦目光扫视群臣,语气铿锵有力:“朕会查出来,朕一定会查出来!”

他这番话,让群臣心中紧张,不等他们试图上疏,朱高煦便继续开口下令:

“下旨,剥夺孔彦缙衍圣公爵位,另没收查抄一切财货,另立孔庙。”

“无涉事的孔府子弟迁徙贵州定居,涉事孔府子弟及官吏亲眷发往云南车里、陇川府。”

“孔府查抄所获,皆刊登报纸,好教世人知道,圣人是圣人,但圣人的子孙后代却不一定圣贤!”

“另外,此次所获耕地,尽数均分给山东、河南、淮北的百姓,也要登报刊行!”

朱高煦目光扫视六部的夏原吉几人,夏原吉几人闻言纷纷在心底叹气。

在他们的视角来说,朱高煦这步棋确实不太好,甚至有些牵强。

可他是皇帝,他想剥夺孔府的一切,没有人能阻拦,但他这样的做法,只会使他在文人中的名声变差。

朱高煦不在乎名声,可他们并不想朱高煦被人污蔑。

一时间,夏原吉等人心底百感交集,朱高煦则是将孔府的事情搁置:“好了,朝会继续吧!”

“臣户部尚书郭资,有事起奏……”

朱高煦结束孔府话题,郭资便连忙改换话题。

在朱高煦的准奏下,郭资站出来开始说起了去年的财政情况。

“去岁,朝廷岁入田赋七千六百万石,布帛六十二万五千六百匹,丝绵二百三十万余斤,绵花绒二百万余斤。”

“杂项、商税、矿课、关税、盐引、茶引折色一千二百二十七万余贯,各项丝绢棉布折色三百五十六万七千余贯。”

“经户部计算,算上查抄所获,折色为五千四百六十余万贯。”

“去岁行政支出二千七百四十二万贯,六军都督府支出一千八百二十七万贯,政策支出六百八十万贯,合计五千二百四十九万余贯。”

“如今,国库及天下常平仓之中积存折色尚有三千余二十六万贯,另有不可动黄金四百二十五万六千三百二十七两六分四厘。”

郭资的汇报,让群臣的目光齐刷刷投向了他,尤其是黄金的数量令人瞠目结舌。

如果黄金也能随意由户部支配,那国库的积存钱粮就在七千余万贯,这是何种概念?

要知道老朱积攒了三十三年,也不过才给朱允炆留下不到四千万贯的钱粮布匹罢了,而永乐、洪熙十九年间用兵不断,居然能攒下七千多万贯,而且大部分都还是真金白银。

别的暂且不提,光是这份敛财的手段,历史上能与朱高煦一较高低的皇帝就几乎没有。

哪怕是汉文帝,也只能望尘莫及,其它皇帝更不用多说。

尽管朱高煦将朱元璋时期的三十税一调整为十税一,但由于他大力整顿吏治,使得洪武年间的踢斛淋尖和各类隐藏杂税被彻底解决,故此百姓的负担不仅没有加重,反而减轻了许多。

没有苛捐杂税,加上官学、医院推广,大明的人口增长也算是进入了爆发期。

“去岁天下户数一千八百二十四万二千余五十五,口数九千二百七十二万六千七百五十七。”

“去岁天下田亩数为六百八十六万七千九百一十九顷,又余三十二亩六分。”

在郭资的汇报下,洪熙元年年末的大明人口突破了九千万,这无疑值得歌颂。

朱高煦十分满意,在他看来,如此才是大明的真实人口情况。

在他攻入南京的时候,他就推测过大明人口当时应该在八千万左右。

历经十八年的政策推行,大明的人口增长了近一千三百万,以这个时代的夭折率来说,无疑值得歌颂。

“去岁新增的人口几何?”

朱高煦询问郭资,郭资也开口道:“只算生产并足月而活的,约一百六十万左右,剩余增长的,多是从云南改土归流中被登记造册的百姓。”

郭资的话让朱高煦颔首,要知道如今医院还没有彻底铺开,婴儿夭折率虽然有所下降,但依旧达不到他的标准。

即便如此,按照现在的速度来说,大约五年后,大明人口就能破亿。

不过就算如此,朱高煦一经联想,还是不免唏嘘。

大明开国已经五十二年了,人口也才堪堪从五千九百万增长到九千二百余万,增长了不过150%左右。

相比较之下,后世五十年时间,人口增长率达到了240%还多。

尽管按照世界人口比例来说,大明的人口占据世界大概30%的数量,但这相比较朱高煦所设想的局面来说,这点人口还远远不够。

“各地医院医生的俸禄,从每人二十贯提高到三十贯,护士从十二贯提升到二十贯,并将这条消息刊登。”

朱高煦对郭资下旨,郭资闻言作揖道:“陛下,这是否太多了?”

他整理了一下语言,这才说道:“国朝养医护三万余,每年收诊金不过十二万余贯,但俸禄开支却多达五十六万贯。”

“若是再提高医护俸禄,每年支出恐近百万贯,请陛下三思……”

虽说中原很早就开始有惠民和社会福利等政策,但从没有像朱高煦这种,持续投入百万贯以上的皇帝。

“朝廷从海外获取金银,又在国内以十税一收税,若是不惠利百姓,那何足以称天子,何足以称百姓为子民?”

“此事我意已决,不可再议!”

朱高煦斩钉截铁,郭资见状只能无奈退后。

见状,夏原吉、宋礼等各部尚书纷纷上前上疏,而六军都督府也禀告了交趾军屯田改民田的事情。

当下六军都督府手中军屯田已经不足二百万亩,渐渐与财政脱钩,这也是朱高煦想看到的。

他也不担心六军都督府日后要看户部脸色吃饭,毕竟户部收入的大头除了田赋外,来钱最快的就是海外的矿区。

但凡这些矿区出点事情,户部恨不得让六军都督府插着翅膀飞到矿区去。

大明抛弃交趾、大宁、旧港,基本都是因为财政问题。

类似云南这种可以开采金银铜矿的地方,就算打的头破血流也舍不得抛弃。

这些地方如此,海外有矿区的地方也如此。

这般想着,朝会也在朱高煦的走神中慢慢过去。

直到结束,他都没能等到任何文官对孔府的继续求情,看样子他们是真的不敢在自己面前犬吠,生怕自己真的会取弓将他们射死。

在内心轻嗤一声,朱高煦便也起身在山呼万岁的送声中返回了乾清宫。

朱瞻壑还能待到二月中旬,二月中旬后,他便要乘车南下,随后换马车返回南京继续读书了。

这次北征虽然没有遭遇什么敌人,但朱瞻壑确实将书本知识运用到了实际中,故此对以往嗤之以鼻的教材也开始上心了起来。

朱高煦估计等他回去后,应该会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好好学习的。

时光飞逝,转瞬间便来到了三月份,孔府涉案的三万余人被发配车里府,发配的队伍浩浩荡荡,延绵十余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