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力文学geilizw.com

只不过上面已经做出了决定,他也改变不了什么。

技不如人,40秒的运行和4分钟的运行,孰轻孰重,一目了然。

只希望这种糟糕的事情不要发生吧。

心里叹了口气,谌明继将一些想法和建议沉到了心里。

因为之前的事情,他和那位徐院士闹的已经很僵硬了,这会如果再提出一些想法,恐怕就真的彻底没有缓和的余地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另一边,金陵,徐川倒暂时还不是很清楚iter那边发生的事情。

这段时间,他没怎么去栖霞可控核聚变工程基地,基本都在家里完善一些针对托卡马克装置氘氚聚变过程中会产生的磁面撕裂、等离子体磁岛等方面的理论。

当然,仅仅是一些想法理论完善,具体实际的,还需要等破晓聚变装置真实开启氘氚聚变点火运行后,依据实验数据来进行分析处理。

不过老实来说,谌明继想的东西从理论上来说的确是没有问题的。

华国在可控核聚变领域的起步太晚了,尽管目前已经走到了前列,但其实依旧处于一个追赶的地位。

不过那是对于其他人而言的,对于他来说,要论可控核聚变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后续的研究该如何进行,恐怕全世界加起来都抵不过他一个人。

再天才的研究员,再牛逼的团队,也不可能预测十几年后可控核聚变是如何发展的,又有那些路线和研究方式是错的。

但徐川可以,他是带着时间差重生回来的。

这未来的时间中,可控核聚变是如何发展的,在哪些地方有问题,那条路线在未来是可行的,又有那条路线是不可行的,不说全部,至少大部分他是清楚的。

所以,站在他的角度,即便是华国脱离了iter,其实也没有太大的问题。

毕竟从一开始,栖霞山核聚变工程就是一个完全独立的项目,从未依赖过iter那边的技术。

当然,这些事情谌明继不可能知道,所以从他的角度出发,其实也没有错。

只能说,谁也不会想到,会有一个重生者出现在这一领域中。

随着时间的流逝,日子也渐渐的来到了十二月初。

从别墅回到栖霞山基地后,徐川也忙碌了起来,破晓聚变装置的改造接近尾声,等离子体湍流数控模型的优化,在科学院那边的支持下也早已经完成。

破晓聚变装置的第二次重启运行时间,就在眼前,相关的事情,都需要他主持大局。

终于,在一周后,破晓聚变装置的改造彻底完成。

剩下的,就是对应的检查了。

说起来很简单,但要针对性的完成所有设备的检查,尤其是这次还额外添加了氘氚原料聚变点火运行流程的情况下,检查需要的时间,比以往更多。

毕竟氘氚原料聚变点火可不是闹着玩的,一个没注意,那就是重大安全事故。

而且氘氚原料在真正聚变的时候,会产生中子辐照,尽管第一次运行实验不可能注入大量的原料,顶天了一毫克,但聚变释放出的能量,远比核裂变更大。

虽然破晓聚变装置和项目基地均已经全面做好的应对措施,但终究是头一次开启这样的实验,过程是否顺利,结果是否能达到预期,谁也无法保证。

花费了五天的时间,破晓聚变装置的工程师和研究员们终于完成了相关的设备检查。

站在总控制室中,徐川的目光透过监控画面落在了核心试验区庞然大物上。

这一次的实验,目标总共有两个。

第一个目标是将由氦三与氢气模拟的高密度等离子体运行时间推进到至少一百分钟以上。

第二个目标则是至少运行一次氘氚原料聚变点火实验。

前者是针对性的继续完成运行时长的控制实验,后者则是为了收集实验数据,解决氘氚聚变过程中产生的磁面撕裂、等离子体磁岛等问题。

至于氘氚原料在聚变过程中产生的中子辐照对第一壁材料的破坏问题,虽然同样在这次的实验数据收集中,但解决这个问题的排序,优先级并不在本次实验中。

毕竟如果连长时间的运行等离子体都做不到的话,去提解决聚变过程中的中子辐照问题也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

随着准备工作的完成,上午九点半,徐川下达了实验开始的指令。

与此同时,在繁多工作人员的操控下,沉睡在核心实验区的破晓聚变装置,再一次发出了咆哮声。

p:晚上还有一章,求月票。

在上一章,时间算计上有些错误,我脑子有点抽了,十月底过一个月是十二月,我把十二月整个忽略掉了(qaq),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