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广播过敏 (2 / 2)
给力文学geilizw.com
聂恐飞对这道声音,是已经形成条件反射的。
只要一听到,就应该紧张到不能自已、揪心到无法呼吸。
这会儿倒是奇了怪了。
他不仅没有条件反射,竟然还有心思问:“这个颠簸大概要多久?”
“应该不会太久的,聂先生,等系好安全带的指示灯熄灭了,我就帮您拿。”
在称呼里面直接带上乘客的姓氏,是公务舱的服务标准之一。
这一点,几乎是所有航空公司都统一的。
比空乘帮忙换拖鞋一类的服务,普世程度要高得多。
聂广义抬头盯着安全带指示灯。
那眼神,那架势,比急着上厕所的内急人士,还要殷切得多。
时间就这么一秒两秒地过去,飞机在高空气流里面持续颠簸。
虽不剧烈,却也算得上明显。
恐飞指数拉满了的过敏男,除了心无旁骛地看着指示灯,再没其他太明显的反应。
甚是奇怪。
过了至少有七八分钟的时间,乘务长才终于从座位上站了起来。
重新拉好了操作间和公务舱之间的“防护帘”,紧接着,端了一杯冰块过来给聂广义。
“我不要杯子,我需要一个袋子。”聂广义和乘务长说。
“袋子装冰块?聂先生是需要冰敷是吗?我们飞机上有冰袋,要不要给您拿两个过来。”
“谢谢。麻烦了。”聂广义难得这么正常,这么有礼貌。
冰袋拿来了。
自然是要给姑娘的。
把姑娘给弄伤的罪魁祸首,却不知道要怎么开口。
聂广义左手拿了一个冰袋,右手也拿了一个冰袋。
像举着人面纹铜方鼎似的,一厘米一厘米地往梦心之的手臂的方向递。
他想开口说点什么,奈何语言功能选择了离家出走。
好好的成年功能,闹什么离家出走?
真以为天才的语言功能永远只停留在三岁吗?
三岁就能记住500个英语单词的聂天才,对这样的解读完全没办法赞同。
“姑娘方才讲久住王员外家侧边的饮子摊,其中三款饮子,凉水绿豆,冰雪冷元子,沙糖绿豆甘草冰雪凉水,这里的凉和冰,是不是说的都是冷饮?”
这会儿离被聂广义抓着不放,已经过去了至少有十分钟了。
梦心之的情绪也早就已经平静了下来。
大飞机的公务舱的椅子是可以躺平的,梦心之正准备把椅子弄平了躺着。
聂广义问问题的这个样子,有点幼稚。
梦心之不免想起了十万个【姐姐姐姐姐】。
她这一出来留学,小阿意的那么多问题,也不知道每天要找谁。
梦心之忽然就有点心软了。
但也只有一点点。
她还是决定赶紧躺平“保命”。
“姑娘,如果这些都是冷饮,那是不是意味着,北宋时期冰已经是一个非常常见的东西了?”
“姑娘知不知道我国古代是什么时候开始用冰的?”
“姑娘知道我国古代是怎么制冰的吗?”
“姑娘,古代人要是哪里弄伤了,也会用冰敷吗?”
“姑娘要不要试一试?这种冰袋应该是古代没有的,对吧?”
聂广义终于把手上的两个冰袋递了出去。
“……”
聂恐飞摇身一变成了聂话痨。
梦心之原本是很生气的。
莫名其妙被抓伤了,连个道歉都没有。
看着带点抖动着递过来的两个冰袋,又有点气不起来。
她伸手拿了一个,聂广义就把自己手上拿的那个,用手托着,垫到了梦心之的手臂下面。
梦心之并不是那种抓着人家的问题不放的。
现在看起来,这位力气很大的【十万个为什么】,也不是故意要弄伤她的。
梦心之想了想,也就释然了。
总归现在除了红,也没有别的什么问题。
“冰作为一种自然产物,是一直都有的。”梦心之选择了既往不咎。
“我说的是人工造的。”聂广义赶紧接话。
“我国的制冰史,和我国的正史几乎是一样长的。”
“姑娘的意思是,早在先秦时代,就有制冰的记录?”
“这个要看你对制冰是怎么理解的。如果有加了人工就算制冰的话,那确实是这样的。”梦心之解释道:“《周礼》里面有关于凌人的记载,说的【凌人掌冰,正岁,十有二月,令斩冰,三其凌】。”
“姑娘口中的【凌人】是周朝专门负责采冰的官员,对吧?”互动值直接拉满。
“没错的,凌人是负责取冰、制冰的管理人员,但是那时候的制冰并不是把水变成冰,也不是随时都能做的。都是在天冷的时候,采冰人去江面和湖面采集的自然冰。取回来之后就放在阴凉的地方保存,到了夏天的时候再拿出来用。”
“最原始的冰窖是吧?那这也保存不了多少吧?”聂广义互动得很是积极。
“嗯,三去其二。加上整个采集和保存的条件都非常苛刻,所以,在最早的史料记载里,夏天的冰块,是只有王族才能享有的特权。”
“那这个算是保存冰对吧,真正的制冰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最早什么时候开始制冰的说法是比较有争议的。在史料里面,最早关于人工制冰技术的记载,是西汉的《淮南子?览冥训》,那里面提到了【以冬铄胶,以夏造冰】。”
“姑娘,刚刚这八个字里面只提到【夏造冰】并没有说是怎么制冰的吧?”
“是的,这其实就是争议的所在了。公元前二世纪,西汉淮南王刘安写了一本书,名字叫《淮南万毕术》,这本书讲了很多人与自然的变化,其中就有关于【夏造冰】的具体形式:【取沸汤置瓮中,密以新缣,沈(井)中三日成冰】。”
“什么意思?”聂广义吃惊了一下:“用沸水造冰?”
“是的,那本书里面说的,是把正在沸腾的水倒在瓮里面,用新织出来的棉条密封,然后放到水井里面,等候三天再打捞上来,沸水就会变成冰。”
“那这不是开玩笑吗?这违反物理常识啊!”
“确实,这是困扰了我国物理史学者们很久的千古难题。”
“学者们有得出什么结论吗?”
“没有,因为这个说法比较匪夷所思,有很多科学家,前仆后继地做实验,还有专门申请了课题的。”
“这种还能专门申请课题?”
“可以的,学者们先后提出了【气压影响冰点论】和【焦汤效应】。”
“姑娘可以具体说一说吗?”
“气压影响冰点论,说的是把沸水放到冷井里面,产生一个气压的变化,让水得以在零度以上就结冰。”
“这都行?”聂广义直接诧异。
“不行。这个论点从来都没有得到印证。”
“那焦汤效应呢?姑娘。”
“焦汤效应说的是,把烧开的水,放到瓮里面,用棉布条进行快速密封,大量水蒸气凝结之后,产生一个真空的状态,然后再做成冰。”
“这也是个空想学说吧?”
“那还真不是,焦汤效应是有做出过冰渣的,只是到不了冰块的程度。具体我也没有记得太仔细,你对物理史有兴趣的话,可以去了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