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情爱分界(一百二十二) (1 / 1)
给力文学geilizw.com
一百二十二
吃完了饭,爱珍问道:“文秀,你累不累?”文秀直白地说:“还可以,不累。”爱珍说:“咱们逛一逛商店,好不好?”文秀爽快地说:“好!走吧。”她俩回到宿舍,各自拿上自己的手提包就出发了。
她们坐车十几分钟就到了胡大姐所在的商店,胡大姐那里正忙着,她俩便帮着胡大姐卖衣服。胡大姐从广州进了一批女裤,叫做直筒裤,是一种叫做派力司的布料做成的,都是浅灰色的,八块钱一条。夏天穿着很凉爽,因此卖的挺快。胡大姐一个人忙的不可开交,文秀和爱珍来了给她帮了大忙,胡大姐让文秀看住柜台,她急忙去卫生间了。文秀和爱珍帮着顾客看试穿的效果,主要看肥瘦,不合适就调换。胡大姐从卫生间回来,胡大姐文秀知道看她还没有吃晚饭,就去外面给她买了灌肠包和混沌,让她抓紧吃。趁人少的时候,胡大姐让她俩都换上正在卖的裤子,因为她俩很漂亮,穿着这裤子更显身材好看,所以有人来了,就首先让看她俩,结果人们都毫不犹豫就交钱买了。她俩帮着胡大姐忙活了两个来小时,帮胡大姐卖了二、三十条裤子,胡大姐高兴坏了,她们要换回裤子的时候,胡大姐不让,说送她俩了。文秀和爱珍自然不肯,非要给钱,结果胡大姐两条裤子只收了十块钱。文秀和爱珍抢着去付款,胡大姐自然把开的票给了文秀,文秀去收银台付了款。胡大姐感激地说:“你们非要给钱不可,其实你们给我帮的忙远远超过了裤子的价值。我一个人忙不过来,你们俩来了替我招呼不说,还穿上裤子起到了展示的作用,顾客一看你们俩穿着这么好看,就毫不犹豫买了,你们俩等于帮我卖了不少的裤子,送你们俩裤子是完全应该的。文秀笑着说:大姐,咱们的情分这么深,我给你帮忙不应该吗?给你帮一会儿忙就要用钱去衡量吗?”胡大姐不好意思地说:“算我薄气了,不该这么说,可是妹妹你非要给钱也显得见外啊。”三个人都笑了起来。
趁不忙的时候,文秀给胡大姐介绍了爱珍,爱珍问道:“胡大姐,你一个人忙不过来,为啥不找个人帮你看摊呢?”胡大姐探口气说:“这事说来话长,现在商店里在搞优化组合,有一些人养尊处优惯了,既不想干活,还不愿意少拿钱,这样的好事哪里有啊?自然这样的人就被优化掉了,他们就进了培训班,工资拿百分之七十,没有奖金。可是哪里缺人确首先要用这些人,可是这些人像大爷一样,用他们足以把顾客吓跑,所以用还不如不用。他们还到处告状,说商店柜台承包是搞资本主义,好在市里和商业局支持我们商店的改革,不然早把经理给批倒批臭了。经理也是请了尚方宝剑的,因为商店一直亏损也不是办法,市里和商业局只好请这个经理来干,试图扭亏为盈,他去年下半年上任,当年就扭亏为盈了,于是就去市里请了尚方宝剑,要进一步改革,可是改革会动有些人的利益的,谈何容易?只能慢慢来,不敢动作太大。所以现在忙的时候有人来帮几天忙可以,但是不能长期雇人。我丈夫也有工作单位,他还要管家里公公婆婆孩子他都要管,因为承包了柜台,我没法顾家,所以家里的事都交给了丈夫。我只能克服困难,坚持一下。我跟他商量,如果实在忙不过来,就从老家找他的堂妹来帮一下忙,不忙的时候就让堂妹在家里当保姆,忙的时候来给我搭把手,这样别人也说不了什么。”爱珍灵机一动说:“大姐,我明天下午才回鹤壁,明天上午我来帮你看摊吧?正好我也想跟大姐学一学怎么做生意,以后万一没工作了也去摆摊做点小生意。”胡大姐笑了,说:“好的,谢谢妹妹来给我帮忙。”爱珍说:“谢谢大姐!”
临走的时候,胡大姐还是非要送给她俩每人一件短袖衫不可,并且振振有词地说:“这是卖不动的衣服,放着也是放着,不如让你们穿了,你们不要嫌不好看啊。”其实胡大姐送给她俩的衣服并不是积压的库存,而是正热卖的时尚服装,胡大姐就是要找个借口送给她俩衣服,让她俩没法拒绝。因为有些休息日的时候,文秀也过来给胡大姐帮忙,有时候还从食堂打饭给她带过来,两人亲密如姐妹一样,胡大姐对文秀很感激,总想找借口送给她衣服,可是一般情况下文秀都拒绝了她的好意,这次她终于如愿以偿。
文秀和爱珍告别了胡大姐,去商店其它地方转了转,文秀给爱珍买了一些零食,准备让她带走。然后她俩坐公交车回来。
回到宿舍以后,两个人确实感觉到累了,就去洗了洗,上床躺下。她俩都在想,现在的商店都已经开始改革了,她们所在的国营企业早晚也会改革的,其实华北冶金公司也在悄然改革,车间里实行量化考核,打破了原来的大锅饭状态,机关里也在围绕提升效益进行改革。四公司的大炼钢炉很快就要竣工投产。一旦投产,他们的产值将提升三分之一以上,效益也会大幅提升。因为这时候他们生产的钢铁是供不应求的,除了完成国家下达的指令性计划之外,他们可以自行生产一些计划外的产品投放市场,这样公司的职工都可以提高除了工资和补贴之外的收入。这自然是大快人心的事,所以公司职工的工作积极性都被调动起来了,他们干劲十足,都希望能把工作干好,多发一些奖金,改善一下困顿的生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爱珍感慨说:“胡大姐他们那里的改革很鼓舞人心啊,那样才是真正的按劳分配、多劳多得,大锅饭其实是没有前景的。”文秀边想边说:“前几天我去北京出差的时候,去了全国最大的商店北京市王府井百货大楼,在那里看到了全国劳动模范张秉贵,他是卖糖果的,他面前排了很长的队,而其他的营业员那里门可罗雀,我就想,为什么呢?表面看上去是因为张秉贵服务态度好,其实根本原因不在这里。我觉得根本原因在于其他人的积极性没有被激发出来。怎么才能把每个人的积极性都激发出来呢?爱珍,你说说,怎么能让其他的营业员的服务态度也好起来,像张秉贵那样?”爱珍随口说:“我没好好想过,你说吧。”文秀接着说:“其实很简单,如果这些营业员好好干能够得到好处,比如说能够多发钱;如果他不好好干就不会得到好处,那么他就会好好干。比如说他卖东西卖的多,那么他就多发奖金,相反,他卖东西少,就不发奖金,甚至还会少发工资,那么他会不会好好干呢?”爱珍不假思索地说:“他肯定好好干,谁不想多发点钱呢?”文秀接着说:“对了,是这样。我觉得,如果你的激励机制有了,那么人人都是张秉贵;如果你没有激励机制,那么全国只有一个张秉贵。我不知道说的对不对。”爱珍正经说:“文秀,你说的太对了!实际情况就是这样。以前天天批判物质刺激,天天喊提高觉悟,其实都是虚头巴脑的东西,什么问题也解决不了,都是嘴上吹破天,实际啥动静也没有。何况人都穷的叮当响,光喊空口号,照样还是啥也没有,有什么用?”文秀点点头说:“是的,其实这是人性使然,谁不想过的好一点?谁不想吃白面馍?谁不想吃肉?谁都想,只不过谁也不敢说而已。你看看那些农民,天天脸朝黄土背朝天在地里劳作,可是还吃不饱,谁会向往这样的生活?咱俩家里条件都好一点,这样的体会不深;佩轩他家穷,就现在这快要收麦子的季节,放假了,他天不亮就起床,拉着车子去上工,像男劳力一样,一天挣两个劳动日。我听他说起来就心疼不已,他的能干就是这么锻炼出来的。所以他才要考大学从农村出来。可是他考上大学之后,他并没有我想象的那样快乐,我问他为什么不快乐,他说虽然他通过考大学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可是那些农民依然如故,他们的命运如何改变?谁来改变?一句话就把我的兴奋劲给打回去了。”说到这里,文秀叹了一口气。
爱珍深沉地说:“文秀,你的佩轩是一个胸有大志的人,他考虑的问题太大了,当然,他也站的高,看的远。不过考虑这样的问题太多了是不会快乐的,怪不得我看着他总是一副忧国忧民的样子呢。”
文秀不屑地说:“他一个农民出身的学生能做什么?什么也做不了。我劝他过好自己的日子就中了,管不了那么多事。也许他有点不以为然,不过他也不说什么。我才不管那么多呢,我觉得我以后就是照顾好家庭就中了。赡养好老人,抚养好孩子,把家照顾好,不去自寻烦恼,不关心什么国家大事,只关心油盐酱醋,嘿嘿嘿。爱珍你别笑话我啊。”爱珍抗议说:“我笑话你干啥?我还不如你呢,我现在是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只管自己一个人的事。下一步的打算就是找个踏实的男人成个家,慢慢再说其他。我才是没有雄心大志呢,只顾自己,只想把自己的事办好。哈哈哈,文秀你也不要笑话我啊。”
文秀随便说:“好了,不说这些了,咱们睡吧,眼睛都要睁不开了。”于是两个人迅速睡去。
第二天不到七点的时候两个人就醒了,起床,洗漱,然后去食堂吃早饭。吃完饭她俩又回到宿舍,忙活一会做鞋的活计,文秀就该去上班了,她让爱珍等到九点的时候再去给胡大姐帮忙,因为商店九点才开门。她说她中午也过去,她去的时候会打好三个人的饭,让爱珍转告胡大姐不要买饭。给爱珍交待之后她就去上班了。
文秀照例去管理室、打字室和人事处转了一圈,人事处第二批招工工作即将开始,需要做许多的准备工作,好在已经有了第一批招工的经验,工作顺利多了,轻车熟路地按照以前的方式进行即可,如果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商量一下改进。她准备了一下有关的文件和材料,上交给秦处长,等秦处长批阅之后就开始第二批招工的工作。
爱珍在宿舍里学着做鞋,她依葫芦画瓢,根据文秀手把手教她的那样做,她感觉自己做的还不错,就“嘿嘿”笑了几声。到了九点,她就穿戴打扮好,出发去商店给胡大姐帮忙。
爱珍想,自己在鹤壁矿务局也只是个临时工,如果将来干不了了,干脆就自己做生意,看样子以后的政策会越来越宽松,做生意也不失为一条可以选择的生存方式。所以她要跟胡大姐学一学,看看做生意是怎么回事,她要熟悉一下过程,以备将来的不时之需。爱珍到了首先给胡大姐打招呼,胡大姐感觉跟爱珍也是一见如故,说话很投机。两个人首先上货,把要卖的衣服挂出来,整理整齐。然后爱珍就一点点向胡大姐咨询有关进货、运输、销售的环节,胡大姐认真地解答爱珍的提问,讲的很详细。胡大姐并且说:“爱珍妹妹,你如果也做生意的话,就到安阳来做,咱们一起做,也相互有个照应。”胡大姐觉得与文秀和爱珍都很投缘,她俩都是为人很好的人,如果在一起做生意的话也能够相互照应、相互合作,肯定都会做出成绩来。这样想着,两个人越说越投机,从做生意说到文秀,她俩多文秀都是赞不绝口,同时认为文秀就像一颗福星一样总是照耀着她周围的人,让周围的人都托到她的福气,沾到她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