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9章 殿试,传胪,金榜题名时 (2 / 2)
给力文学geilizw.com
待到酉时过半,礼部众人立刻行动起来,开始收卷。
试卷当场糊名。
而后密封,运往阅卷场所之文华殿。
接下来。
由朱元璋亲自点选的六名【读卷官】,开启初阅工作。
他们仔细审阅每一份试卷,而后郑重地写上评语。
之后,那些优秀的考卷,将呈于皇帝御前,由其亲自审阅,定下最终名次。
名次确定之后,礼部会进行复核。
待一切确认无误,便开启后续流程……
因殿试人数众多,试卷足足批阅了四天。
每日都要审阅一百多份卷子,且采用交叉审核之法。
一番辛苦之后,读卷官评选出了前五十名,呈交皇帝审阅。
原本选出前十名即可,可朱元璋为表重视,加之一贯专权的行事风格,便决定亲自多阅一些卷子。
这些文章,又让他耗费了整整一天时间。
三月初七,洪武十六年的殿试名次,终于尘埃落定。
朱元璋评定了前十名的名次。
反正就是跟读卷官推荐的不一样。
余下的名次,他已懒得再排。
今年阅卷采用分数制度,名次一目了然。
紧接着,几名读卷官依照规矩,当着朱元璋的面拆开糊名,露出里面的名字。
他们用与朱笔墨笔颜色都不同的笔,在试卷上填写考生名字和名次。
这一次,用的是金色颜料,只因朱元璋偏爱此色,瞧着也很吉祥。
读卷官用金笔写下了一甲三名及二甲次序。
之后,他们又返回礼部,继续排出剩下考卷的名次。
名次排定,便轮到【填榜官】干活。
他们用大小两张黄纸,工工整整地写下排名、姓名、籍贯等信息。
此榜因色黄,故而被称为金榜,这就是金榜题名的由来!
正所谓“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此乃无数士子的梦想。
两张金榜,小的,需交到宫里留作备份。
大的,则要请朱元璋盖上皇帝大印。
……
翌日,也就是三月初八。
太和殿内,传胪大典盛大举行!
这一日,朱元璋高坐于大殿龙椅之上,掌控乾坤。
依照礼仪,王公贵族、文武百官纷纷齐聚于此。
他们本就对科举结果满怀好奇。
此次科举停了七八年,如今重新开启,自然备受瞩目。
陆知白也在人群之中。
王公大臣们分立于大殿外面两侧。
而贡士们,不,应称作进士,毕竟经过了殿试,且殿试不淘汰人,大家皆是进士或同进士。
进士们身着儒生斓衫,整齐地分列四排,神色紧张又恭敬,静静等候着唱名。
如此大事,若静悄悄地出结果,自然缺乏仪式感,故而需大声宣布。
“传胪”,“胪”有陈列、传告之意,传胪即依次唱名传告。
只见鸿胪寺派出两位高大周正的官员。
其中一人高声念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此番重开科举,天下英才咸集,朕亲策于廷,详阅精遴,厘鼎甲之序……”
刹那间,无数双眼睛紧紧盯向他们。
文武百官中,许多人都伸长了脖子,迫不及待地等着结果,冲在吃瓜第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