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9章 徐自定耳 (1 / 2)
给力文学geilizw.com
更重要的是陕西这块儿地方——陕北农民起义,一切的开端,一切的起源,一切的……
虽然到了那个时候,恐怕天下都少不了民变,但是最大最严重、直接勾连影响了整个天下的,就是陕北这块儿。这个地方的民风,确实有点彪悍,不是那等特别温顺听话的。
而这块儿地方,也正如这上面所讲,旱灾是真的不少,经常发生,是朝廷治理的一大难点和重点。
所以,必须加强对陕北地区的旱情的关注度,并且改进对旱灾的赈济预防措施。
不然的话,即便再如何防备,再如何有想法,只要等到来日,陕北渭北真的爆发了这样规模的旱灾……那一切都会依旧发生,或许不是王二,而是张二,李二,不是白水而是其他地方,但这并不影响大局。
但是到底还有什么比较好的赈济预防旱灾的方法?
大明,大明已经是总结了之前无数个朝代的无数经验,得出来的结果了,还能有什么改进的地方?
开源节流,节流这种事情,不需要官府处理,百姓们自己就会主动节流的,非要说的话,那就是减少官府和高门大户在这种灾情下的用水——但理论上,都到了这个地步,他们也会自动减少用水的;
而开源,这就太难了。如何开源?陕西那个地理位置,又并非东部或者中原地区,就是没多少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朝廷就是想,也没有办法啊!
非要说的话,打井……能行吗?
【随后,王二担心朝廷调动军队包围澄城县,这里又不是自己的根基所在,于是带着起义军退到了白水县、洛河以北的地方。而在此之后,地方官府和朝廷依旧没有赈济灾民、应对天灾的举措,因而,饥民每一日都以飞快的速度在增加,他们渐渐都加入了王二的队伍。】
【声势既然壮大,王二也不缩着什么都不做,他干脆带着起义军转战渭北各地,攻城夺寨,处斩恶吏,打富济贫,得到了越来越多百姓的拥护。】
【这个时候,明朝官府终于有些重视了,也有些惊恐,没有料到这样的起义竟然不是如他们所想的那样,只是暂时的流寇、等到时间一长就会自然散去,反而渐渐有了燎原之势,于是,急忙派兵镇压。】
【——顺带一提,这个时候,明朝朝廷其实还是不怎么清楚陕北这边的情况的,惊恐的是一部分地方官员,但是大家也没有上报的意思,只要我们把这边情况赶紧解决了,大家就可以当做没发生过这些事情嘛!】
【何必上报呢?上报了,谁都讨不了好啊,何苦为难自己,为难同僚?】
【况且,即便如此,也依旧有重要官员认为,“此饥氓,徐自定耳。”】
李世民面色复杂:“还真是如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