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0章 固原兵变·半系边军 (2 / 2)
给力文学geilizw.com
单单一个县城,就有七成的人直接参与了民变,那整个陕北渭北地区呢?整个遭受旱灾的地区呢?
如果直接类比过来,那就是整个地区也有七成的人直接参与了民变——这个数字,稍微有点头脑的人都能知道有多可怕!七成,七成,十分之七……整个陕北渭北有多少人口?七成的人都参与了进去,怕是十万起步!
正常来讲,嬴政觉得,这个人数应该有个数十万。
而没有直接参与民变的那些百姓,难道他们就一定不会支持民变,或者和民变有关系吗?
就算他们真的不支持、也没有关系,可他们同样也是灾民,也是遭遇了饥荒的人——他们同样需要朝廷的赈济……
这一场旱灾,真的是越早处理越好,越能够控制规模,但偏偏明朝的官员们没有一个这么做的,而是统一拖延。
【崇祯元年,陕西三边的军队长期缺少粮饷,因此内部不稳,“因缺饷而有图谋作乱者”,被当时的三边总督武之望给镇压了下来。】
【关于这个三边总督,是明朝的西北边防军事长官,总制陕西三边等地军务,下辖甘肃、宁夏、延绥、固原四大军镇,这些地方的总兵与巡抚均受其节制;同时,这个总督通常还兼任左都御史或都御史。】
【一句话,位高权重,权力非常大,能够跨越军镇来调动边防,握有陕西三边的大军。】
【而大家想必能够注意到一个地方:固原。】
【这是明朝的军事重镇,位于如今宁夏省固原市,九边重镇之一,又称“陕西镇”。】
【这个地方非常重要,但是在崇祯元年十二月,固原兵变了。】
【之前三边总督武之望虽然镇压下来了三边军中内部的不稳,但也只是短期,并不能长期镇压——因为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于粮饷,如果没有粮饷,那么军心就是不可能稳定;出色的长官可以凭借个人威望、信誉、能力手段做到暂时稳定军心,但这绝非长久之计。】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再怎么出色的个人魅力,那也不可能取代粮饷的作用。】
【所以,十二月,武之望发了一封六百里加急的文书,向明朝朝廷汇报,固原兵变。】
【而看月份,大家应该就可以意识到,这不仅是没有粮饷饥饿所致,更是因为冬日天寒——连粮饷都没有,怎么可能还给士卒们分发御寒衣物呢?饥寒交迫,谁还能够忍下去,那就是等死。】
【于是,固原的士卒发动了兵变,他们洗劫了府库中的财物、粮食,又离开了当地,转而进攻了泾阳、富平、三原三个地方,俘虏了游击李英。】
【当然,他们的动作还没有进一步发展,很难说是不是多年多长兵变下来的经验,在观望朝廷的动作,以此来确定自己接下来的行动——是就此收手,接受招安,还是说继续作战,扩大战果,获得更大筹码,再或者,干脆反了,不指望朝廷招安了……】
【但是从此开始,陕北的灾民和士卒就联系上了,时不时就有士卒从军中逃离,然后投奔了起义军,加入了起义的队伍中……“汉中之贼绝非饥民乌合,半系边军”,一支起义队伍中,一半都能是原本的边军,这样的情况绝非少数。】
【从最开始,陕北就成为了民变兵变叠加的情况。这也导致这边的起义军处理起来越发困难。况且,除了边军之外,起义军中除了普通百姓,还有另外一群参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