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9章 藩王免税·强占土地 (1 / 2)
给力文学geilizw.com
【另一方面,藩王们名下的土地也是基本不需要缴税的——之所以说“基本”,是因为藩王名下的土地理论上是有区别的:王府的土地,分为两种,“合法所得”,和“购买民田”。】
【其中,前者不需要缴税,后者则按照常规缴税。】
【那么,购买民田很好理解,就是藩王们自己出钱增加自己土地的面积;而“合法土地”又是什么呢?大体上,这包括朝廷赏赐、分封的土地,以及百姓“主动”“投献”的土地。】
【百姓投献,那可不是真正的自愿,藩王们有的是办法强迫百姓投献,河南周王府借此扩地至八万顷,年收租银九十万两,导致开封府税粮短缺四十万石;徽王府通过"投献"手段圈占了亳州百分之六十的能够纳税的土地,其中九成以上实际上都是强占民田。】
【至于说置办民田,就算不走“投献”这条路,藩王们也可以直接把民田伪造成“合法所得”。】
【此外,如果这两条路都不走,他们也能直接勾结地方官员,修改土地册籍,也就是鱼鳞册黄册,把土地划到自己名下,而赋税——还是在原本的那些百姓名下,如此一来,官府还有人征税,藩王们则既得了土地又不需要缴税,一举两得。】
【这样的后果就是,诸如河南周王府的例子遍地都是,比如,鲁王府“田亩万顷,不输公家一粒”。】
【这样,藩王宗室,和勋贵士大夫们的免税加起来,明朝朝廷还能从哪儿收上钱来?收税的税基在不断缩水,而且还是飞速缩水!同时,开支反而在不断扩大,财政不出问题才怪了。】
【同时,那些没了土地却还要交税的百姓们能怎么办?第一时间只有两条路,逃走,或者变成佃户;随后,就是起义,或者接受压迫;而最后,都会殊途同归,全都投奔起义去——佃户,能是什么好过的日子吗?就这明朝宗室藩王勋贵外戚宦官士大夫们疯狂占田,一点不把底下人当人看的做派,当了佃户,日子也只会更难过,不可能变得好过。】
【综合下来,百姓们最后全都把心一横,奔向了起义军,或者干脆自己挑头起义,也已经是非常不得已之下的结果了。】
朱元璋面沉如水。
这提到的内容,不管是土地制度,还是赋税制度,全都是在点他,全都是在指责他!
虽然没有明说,但是他如何能看不出来?
说这里面全都是问题,说这里面到处都是毛病,最后导致大明的赋税收不上来,支出还越来越多,财政出现问题,百姓们也流离失所,艰难度日……
这不就是在说他吗?
这些涉及到国之根本的政策制度是谁制定的?是他制定的!是他在开国之后就制定下来的!
这要是出了大问题,继而甚至成为了大明覆灭的根源之一,那罪责不就是在他头上么!
他倍感不爽——听到劝谏,他改正归改正,但是不爽还是不爽。
更何况,这又不是什么普普通通的谏言,这是涉及到国之根本的东西!
赋税制度,土地制度,还有连带到的藩王宗室政策……这其中,有哪一个是能够随随便便就进行改动的?都是需要多方探讨,深思熟虑,做好准备之后才能动作的!
更不要说,其实有些东西他还不太愿意改——他能够制定出这样的政策和制度来,就证明了,这就是他的心意,这就是他所认同乃至赞同的,要不然,相关的制度和政令也不可能出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