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1章 张献忠·联盟 (2 / 2)
给力文学geilizw.com
更不要说,张献忠他是真的二者兼备!
这太可怕了……
书生造反十年不成,但是读过书的人真的成功造反,那么杀伤力就一定不容小觑,比如西年的黄巢;士卒造反虽然容易有些声势,但是因为他们见识不足脑子不灵光,所以容易很快被镇压下去……
但是当这二者结合,朱棣觉得,自己已经能够确定这个张献忠的日后了——他的成就……或者说,对大明的摧残,一定会别高迎祥还要大。
高迎祥只要运气不要太差,莫名其妙早早死了的话,就一定能够成为那个大明的心腹大患;而张献忠,他会成为更大的心腹大患。
这种人,这种人——那个将领看人确实挺准的,这个张献忠状貌奇异,日后确实是有一番成就,但是问题是,他不是朝廷喜欢的那种成就啊!他的成就,是踩在大明身上获得的!不是帮助大明变得更好!
当时怎么就求情了,没有直接把他弄死呢?都已经依律当斩了啊!
——朱棣咬牙切齿,突然觉得,军中的纪律建设有必要加强一下,不能日后再出现这种情况了,一个该处斩之人,被求情就被放过了……
这就是缺乏纪律!
要是这个主将遵守纪律没有求情,或者,主将求情了,但是总兵恪守军纪,没有听从这个求情,按照纪律处理,那怎么还会有这个张献忠在大明的江山上搅风搅雨?
加强纪律,必须加强!不用等到日后,现在——等到故事结束之后,他就让人去专门加强纪律!
【是的,明末的农民起义还有一个特点,即在一定时间段内,不同的起义军还聚集到了一起,共推盟主——不是类似于绝对首领的那种,而是盟主——带领所有队伍一起转战四方,这种做法有效增强了起义军的力量和互相配合。】
“啊……”刘彻有点同情明朝了。
这明朝末年的起义军,还真的和之前朝代的起义军有点不一样,有了很重要的一个进步之处……
这对于起义军本身来说自然是好事儿,有所进步啊;但是对于朝廷和皇帝来说,就是噩耗了——进步什么呢?为什么要进步呢?维持原状不好吗?
但是没办法,人家就是进步了,虽然也未必是读史所以进步,但这更加可怕——不需要读史,只需要根据当前情况,就能自动自发觉得,应该聚集到一处,把力量放在一起,达成配合……
这样的人,那就是绝对的人才,至少在对于战局态势上是人才。这样的人才,手下有了人手,其他人愿意听命,那他能够做到的事情,就会非常非常多。说不得,能直接让明朝人仰马翻,甚至效仿黄巢或者超越黄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