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1章 摇摆不定·不知民生 (1 / 2)
给力文学geilizw.com
所以,没什么指责的意义和必要了。
朱元璋颇有点兴致阑珊。
纵然是继续指责,又有什么用?
他管不了那么以后的事情,他也管不了那么以后的子孙——给如今的大明朝廷定下规矩,给如今大明的士绅豪强们紧紧皮子,给自己的继承人强调安定的重要性、如何才能安定好……这才是他真正能够做到的。
至于说那日后的大明……只能是看朱由检和他的朝臣们自己了。
不然的话,他们不是覆灭于这些民变,就是覆灭于那辽东的外敌。
-
刘恒觉得这明朝朝廷真的是属于看起来在努力但是实际上根本没有努力的类型。
这种灾荒无活路而导致的起义,其实应对方法非常简单:迅速展开赈济,包括给受灾百姓们发放银钱粮食、并且同时给他们减免赋税,具体的减免额度视灾荒严重程度而定,这样,就可以让很多还没有决定起义的百姓、刚刚起义的普通百姓们安分下来,也能够招降一些本来起义态度就不是非常坚决、不是一定要和朝廷你死我活的那些起义军及其首领;
同时,再调动军队镇压一些太过强硬、不死不休的起义军,展示朝廷的武力值。
这样一来,只要武力值差不太多,展示出了朝廷的决心,同时,赈济给的足够、减免赋税的额度足够,那么这一场起义其实也根本发展不到如今的地步。
甚至,即便是到了现在,这什么民变兵变全都发生,现在再按照上述的流程行事,也依旧来得及。
但是明朝朝廷就是不太愿意这么干,或者说,他们干了,但是就是不能做到干的彻底,而是干了一半,然后就撒手了——这能有什么用?这能有什么效果?
干了一半就撒手,和根本没干也没多少差别!
甚至,还可能让百姓们觉得这朝廷是故意在糊弄他们,是想要让他们去死——让百姓们对朝廷生出更大的怨恨。
“总不能这明朝朝廷上连到底是招抚、还是剿杀、还是以抚为主剿杀为辅、或者以剿为主安抚为辅都还没有给出一个定论吧?”
刘恒蓦地想到了一种可能的原因。
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那朝廷上下做事儿做的乱七八糟,干事情干了一半撒手,就能够解释了。而这种情况,放在这个时候的明朝朝廷,还确实很有可能发生。
能造成这样的情况……多半还是皇帝心意不定。
以明朝的情况看,这个朱由检呢不是傀儡,他决定做什么事情,定下了基调,那么大臣们肯定是不能给他篡改了去的,所以,必然是皇帝本人心意不定——大臣们观点不一正常,就需要一个拍板的人。
皇帝心意不定,并不只是指皇帝没有明确下发指示,明确讲“接下来应该如何如何”;同时,还包含了另一种情况,即,皇帝最开始给出了明确的指示,比如说,皇帝支持以抚为主以剿为辅,下面的大部分官员也就这么做了,但是朝中依旧有大量的“我们应该完全剿杀”的声音,而皇帝对这种声音并没有表示出坚决的拒绝和否定,反而放在那里不管……这其实就是一种默许,一种纵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