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3章 失败·杯水车薪·追讨赋税 (1 / 2)
给力文学geilizw.com
【但是这个局面并没有维持多久。】
【一来,因为山西那边的起义军并没有因此选择归降,而他们其实才是现如今规模最大的几支起义军,解决不了主要对象有什么用?二来,陕西这边,归降了的起义军们,没多久就纷纷再度起义了,等于是没解决。】
【前这不用多说,至于后者,那很简单:赈济力度根本不够啊!大家还是活不下去啊!】
【虽然明朝朝廷掏出了十万两金子,但是这其实还是杯水车薪,“所救不及十一”,又有官员劝说朱由检再掏出点钱来,毕竟十万两金子虽然不少,但是一两金子一个人,也就十万人而已,可是受灾的何止十万?】
【同时,即便百姓们接受了招降返回家乡,那他们就会立刻发现,自己绝对活不下去!因为,赋税依旧在收取,官员小吏们还在向他们催科,追讨加派杂项等各种赋税……】
【没错,多次上书后,朱由检终于在崇祯三年年底宣布,免除崇祯元年和二年还没有交上来的那部分赋税——已经交上来的不算,同时,崇祯三年这一年的依旧不免除;同时,崇祯三年十二月一日,他还再度向天下发布了加派辽饷的命令。】
【还在这个月,因为各地的杂项和加派两种税收还没有运到京城这边,朱由检便下令,让户部立刻让各地长官查清拖欠原因,一一汇报上来,等待处分;如果过了期限依旧没有报上来,那就严惩不贷。】
【崇祯四年九月,朱由检派了一名心腹宦官总理户部工部钱粮;十二月,他检查考选官员的情况,发现其中有很多人任职期间都没有征收到足够的钱粮,非常愤怒,户部尚书因此下狱,从此,“唯论钱粮,不及抚字”,朝堂上下的风气顿时一变。】
原本就算出来十万两金子不太够用的百姓们对此倒也没什么波动了,只是有一种“还真的是这样啊”的感觉。
但是,很快,他们的情绪又沸腾起来——
“什么玩意儿?赋税还没有免除?三年年底免除了元年和二年还没有交上来的赋税???”有人震惊之下说不出其他,只是把故事中的内容复述了一遍。
“狗屁吧!三年的也不免,元年二年的早不免晚不免,现在知道免了?早干什么吃去了?!”还有人选择顺应胸中的情绪,怒骂出声。
也有人凄凄惨惨戚戚:“怎么会这样,竟然还要追讨税收,还加派辽饷,这还让人活吗……”
综合下来,人们的态度其实是一样的——明朝朝廷怎么能这样?明朝朝廷竟然能这样?明朝朝廷打算干什么?
更准确一点来说,皇帝是想干什么?皇帝是个什么玩意儿?
崇祯三年,年底了,免除崇祯元年和二年的、还没有交上来的赋税,这什么鬼命令,他们可不觉得这是真心为百姓们考虑——这赋税要是真的要免除,真的为百姓着想,那就早点免除啊!
现在免了算什么?
普通百姓,只要还有一点点可能的,哪怕是借债,在崇祯三年年底这个时间点上,都一定已经把元年二年的赋税都给交上来了……家底已经掏空,债务已经背上,说不定还是高利贷……可能到了崇祯三年年底这个时候,早都已经家破人亡,流离失所了。
现在你免除元年二年还没交上来的赋税,算什么?
之前没交上来,到了三年年底还没有交上来的,要么就是硬茬子,什么也不怕,根本就不交税的;要么就是之前就已经完蛋,说不定早就流离失所死的死逃亡的逃亡了,家里面早没人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