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力文学geilizw.com

约翰内森要拉开门离开会谈室,不过他想起一个中国故事。

“莫里斯,我再说几句,讲一个故事给你听,乞丐从来没有见过皇帝,所以不知道皇帝的生活是怎么样的,他于是竭尽全力想象---皇帝的生活一定很了不起,他一定是每天可以吃十几个热气腾腾的面包。”

说完约翰内森拉开门出去,留下莫里斯一个人在思考。

---

医生办公室里,杨平面对专用阅片的电子屏幕发呆,旁边坐着几个学生。

虽然杨平已经对这对连体姐妹的手术非常熟悉,但是他还是愿意多花一点时间来研究。

比如胸腹部的分开,脊柱的矫形,血管系统的重建等等,这些都是一些简单连体人不具备的难点,世界上的连体人本来就很少,能够做手术的不多,像这种手术复杂更是罕见中的罕见,所以完全没有章法可循。

但是任何手术都是基本外科原理的应用,它最终不会脱离切除、修复、重建三个基本层次。

所以杨平对任何没有先例的手术都不会茫然,因为他已经达到了一种更高的境界,可以从第一性原理出发,从最基本的医学及外科原理来认识手术,计划手术,而不是处于普通外科医生的那种手术境界。

这就数学大师对数学的认知与普通人对数学的认知一样,不是在同一个层次。

他不仅仅要将这两姐妹分开,而且要矫正她们畸形的脊柱,因为头颈胸腹,从上到下联系在一起,造成了脊柱的畸形,脊柱的矫形也需要极高的技巧,虽然宋子墨能够完成脊柱矫形手术,但是他到时也会给他一些指导。

至于分离后造成的皮肤和一些肌肉的缺损,在三博医院不是问题,因为这正是干细胞实验室的长项,他们可以通过皮肤扩增技术获得大量的完整的成块的皮肤,而肌肉缺损也不是问题,干细胞实验拥有高超的肌肉培养技术,他们拥有的第一种三维空间导向基因就是肌肉的导向基因,这就是杨平获得诺奖的技术,使用这种肌肉,实验室可以培育出人体各个部位的肌肉。

这两个问题解决之后,杨平对连体姐妹分离后造成的皮肤肌肉缺损不管多大面积都不会惧怕,不管缺损多少,都可以通过皮肤移植和肌肉移植来解决,这种自体移植不会有任何排异反应。

不用担心缺损,很多问题就可以大刀阔斧的方式来解决,如果家属同意手术,杨平准备给全世界的外科医生来一次最经典教学,如何应对一次没有先例的复杂手术。

“教授!”

约翰内森轻手轻脚地来到杨平身旁。

“如果她们的父母同意手术,我不仅仅要分开她们,还要完成她们的脊柱矫形,一次性通过整形手术覆盖所有的皮肤肌肉缺损,让她们完全像正常人一样生活。”

杨平结束刚刚在心中的反复计划,跟约翰内森说。

“脊柱也要矫形?皮肤肌肉缺损也能够通过移植修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约翰内森还以为仅仅是分离,因为分离已经是魔鬼挑战,在美国的时候,他和其他医生从来没有想过还要进行脊柱矫形,缺损的皮肤和肌肉,他们只是考虑通过植皮来达到创面的覆盖,从未想过进行肌肉移植,因为从哪里去取这么多肌肉,不可能的。

矫形脊柱,约翰内森可以理解,毕竟教授的老本行是骨科,曾经以脊柱矫形在医学界树立名声。

但是肌肉缺损怎么填补呢,到哪里去找这么多肌肉?将全身上下所有可以作为移植供体的肌肉全部切出来也远远不够。

“教授!肌肉从哪里取?”约翰内森问道。

杨平看了他一眼:“从干细胞实验室培养,我们已经在培养中,现在估计已经获得了一定体积的肌肉。”

“实验室可以培养?”

“当然,空间导向基因理论的实际应用目前就在肌肉的克隆。”

约翰内森突然想起来,教授获得诺奖不是外科方面的技术,而是基础医学领域,使用他发现的空间导向基因理论在实验室环境克隆肌肉,还真忘记了教授是一个全能选手,一直将注意力放在外科手术,忘记他现在真正的注意力在科研上。

“明白,我差点忘记,三博医院有干细胞实验室,它可以培养大量的肌肉。”

约翰内森脑海中一亮,莫里斯那个顽固的家伙,应该带他去实验室转转,让他见识一下中国科研的力量。

“教授,我能不能带莫里斯去楼上的实验室转转?我只是想让他见识一下我们的科研实力,让那个乡巴佬增加一点见识。“约翰内森请求。

杨平心里大概已经猜到,他与莫里斯的沟通有一点困难,其实这是预料之中的事情,美国人向来傲慢,傲慢就容易偏见,傲慢加偏见,这是沟通最大的障碍。

其实莫里斯是否同意做手术,杨平不是很关心,他同意,杨平全力以赴将手术做好。不同意,也没什么,他另请高明,办理出院回美国。事情很简单,没那么复杂。

“没问题,你带他去看看吧。”杨平同意。

约翰内森科研重地,闲人免入,所以想请求杨教授允许,没想到杨教授这么开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