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力文学geilizw.com

随时处理异常情况。”

这番话显然打消了对方的顾虑。

物业经理当即留下联系方式,约定下午去公司详谈合作细节。

刘副处长松了口气。

转身对助理说:“把刚才客户提到的‘华龙物业’记录下来。

反馈给技术团队。

他们的干扰技术没奏效,说不定会换个方式影响客户决策。”

片刻后,赵长天的办公室里。

他听着岑知夏的电话汇报。

阳光透过百叶窗,在他脸上投下明暗交错的光影。

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

“反制程序的压力测试通过率目前是92%。”

岑知夏的声音从听筒传来。

带着一丝疲惫却坚定,“还有两个小问题需要调整。

但不影响整体部署。

市场团队那边反馈。

有客户提到华龙物业在暗中散布我们系统不稳定的谣言。”

赵长天沉吟片刻,道:“谣言止于实证。

你们在中午前把测试报告整理出来,发给所有意向客户。

另外,告诉刘伟,推广活动可以适当增加‘安全防护’的演示环节。

用事实说话。”

挂了电话,赵长天翻开桌上的日程表。

目光落在“11月23日下午——技术团队会议”上。

另一边,绿色环保项目的诉讼材料——

已经在法务部的会议桌上堆叠如山。

苏羽昕穿着一身干练的西装。

正与主辩律师逐页核对证据清单。

阳光透过窗户,照在她略带倦容的脸上。

却掩不住眼神中的锐利。

“华龙物业昨天提交的补充证据里。

有三份是关于我们项目施工时的噪音检测报告。

试图证明我们违反环保标准。”

主辩律师指着文件说道,“但我查了他们的检测机构资质。

发现这家机构去年因数据造假被处罚过。

我们可以从这点入手反驳。”

苏羽昕点头,指尖在文件上划过:“还有这份关于原材料采购的质疑。

他们说我们使用的环保材料不符合行业标准。

正好,我们上周刚拿到第三方权威机构的认证报告。

把这个加进去,作为补充证据提交。”

两人正讨论着,周海琼推门而入。

手里拿着一叠资料:“这是刚刚整理的行业反馈。

有三家同行企业的负责人私下联系我。

说华龙物业最近在业内——

散布我们项目‘借环保之名圈钱’的谣言。

不过多数人还是站在我们这边。

毕竟华龙物业的不正当竞争早就不是第一次了。”

苏羽昕接过资料,快速浏览着:“这些反馈很重要。

等我去参加行业研讨会时,可以借势提一下华龙物业的竞争手段。

争取更多同行的支持。

对了,项目现场的新技术应用怎么样了?”

“一切顺利!”

周海琼答道,“技术组昨天解决了那个设备调试的小问题。

今天上午会进行第三次试运行。

我已经让他们把运行数据实时同步过来。

万一法庭需要,我们可以随时出示。”

上午十点,苏羽昕准时出现在行业研讨会的会场。

会场设在一家五星级酒店的会议厅。

台下坐着几十位来自环保企业、研究机构的代表。

当主持人介绍到黎光物业的绿色环保项目时。

不少人投来关注的目光——毕竟,

这场与华龙物业的诉讼,早已成了行业内的焦点。

“我们的项目采用的‘零排放’技术。

不仅能将施工废料的回收率提升至98%。

还能通过余热回收系统为周边社区提供热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苏羽昕站在台上。

PPT上展示着项目现场的实景图和数据对比。

“可能有些同行听说了我们与华龙物业的诉讼。

这里我想说的是,黎光物业始终坚信——

真正的竞争应该是技术的比拼、服务的较量。

而不是靠旁门左道打压对手。”

台下响起一阵掌声。

一位来自高校的环保专家举手提问:“苏总,你们的技术成本会不会比传统方式高很多?

中小物业企业可能难以承受。”

苏羽昕微微一笑,答道:“初期投入确实会高15%左右。

但从长期来看,能耗降低和废料回收带来的收益。

足以在三年内回本。

而且我们正在与银行洽谈合作。

计划推出针对中小物业的分期支付方案。

让更多企业能用上环保技术。”

这番话不仅展示了项目的优势。

更传递出开放合作的态度。

台下的议论声渐渐变成了赞许。

会议间隙,好几家企业的负责人主动上前交换名片。

表达了合作意向——这正是苏羽昕想要的效果。

用行业的认可,为诉讼增加无形的筹码。

回到公司时,已是上午十一点半。

苏羽昕刚走进项目办公室,就看到助理在整理一份快递。

“这是项目现场刚寄来的试运行报告。

数据比预期的还要好。

对了,法务处刚才说,华龙物业的律师昨晚提交了新的辩护词。

看样子他们要在‘技术合规性’上做文章。”

苏羽昕接过报告。

指尖在“污染物排放浓度”一栏轻轻一点——

那里的数值远低于国家标准。

她嘴角勾起一抹冷笑:“那就让他们来查。

下午,我们把这份报告和第三方认证一起送到法庭。

我倒要看看,他们还能找出什么借口。”

二十分钟后,阳光社区活动中心里。

周海琼正手把手教一位白发老人使用智能健康手环。

“李阿姨,您看这里,按一下这个绿色按钮,就能测心率。

结果会直接发到您儿子的手机上,”

她的声音温柔耐心。

手腕上的手环随着动作轻轻晃动。

“如果感觉不舒服,长按红色按钮。

社区的服务人员五分钟内就会赶来。”

李阿姨眯着眼睛,跟着操作了几遍,终于成功测出心率。

脸上露出孩子般的笑容:“真好,这样我儿子在外地打工,也不用总惦记我了。

就是这屏幕字有点小,我眼神不好,看不太清。”

周海琼立刻记下这个问题:“您放心,我们下午就把字体调大。

再增加语音播报功能。

保证您不用看也能知道结果。”

不远处,刚刚赶到这里的苏羽昕——

正和几位社区医生交流。

“昨天试点时,发现有三位老人有高血压病史。

但智能手环的数据显示他们的血压波动较大。”

苏羽昕指着平板上的记录说道,“我们想请社区医院协助。

每周安排一次义诊。

结合手环数据做更精准的健康评估,您看可行吗?”

社区医生点头赞同:“这个主意好。

我们正好缺一套实时监测系统。

你们的手环能帮我们省不少事。

不过得培训一下服务人员。

让他们能看懂基础数据,及时反馈异常情况。”

“这点我们已经想到了。”

苏羽昕笑着递过一份培训计划,“今天下午就安排服务人员来医院学习。

您看这份课程表合适吗?”

两人正讨论着,周海琼走了过来。

手里拿着一张便签:“这是今天收集的反馈。

除了字体问题,还有老人反映希望增加‘一键呼叫子女’的功能。

以及……”

她顿了顿,看向苏羽昕,“有几位老人说。

服务人员的态度很好,但对设备操作不太熟练。

导致有些功能用不起来。”

苏羽昕接过便签,眉头微蹙:“这是个问题。

我们投入了这么多智能设备。

如果服务人员跟不上,效果会大打折扣。

要不这样,下午我带服务人员去医院培训时。

顺便请技术人员过来。

给他们做一次设备操作考核?”

周海琼点头:“可以。

不过我觉得,设备的智能化程度还能再提高。

比如增加自动识别老人需求的功能。

这样即使服务人员操作不熟练,系统也能主动提醒。”

苏羽昕笑了笑:“你又想在设备上多投钱了?

别忘了,赵总强调过,服务质量才是核心。”

“设备是服务的延伸。”

周海琼也不示弱,“没有趁手的工具,服务人员再专业也难发挥。

要不我们向赵总汇报时。

各自把方案提出来,让他定夺?”

苏羽昕挑眉:“好啊,谁怕谁。”

两人看似针锋相对,眼神里却藏着一丝默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她们都清楚,无论争论如何,最终的目的都是让项目更好地落地。

视线转向林晚晴,此刻,她在公司办公室里接到了一个好消息。

她握着电话,声音难掩兴奋:“王主任,太感谢你了!

能让我们在幸福社区也开展试点,真是帮了大忙了!”

电话那头传来爽朗的笑声:“林处长,不是我帮你。

是你们的项目确实对老人有好处。

不过幸福社区的老人平均年龄更大,行动不太方便。

你们的设备和服务可得更贴心点。”

“你放心,我们已经根据前两个社区的反馈做了调整。”

林晚晴连忙说道,“下午我就把修改后的方案发过去。

保证让老人们满意。”

挂了电话,林晚晴立刻下发通知:“幸福社区同意试点!

下午需要信息处和服务处配合。

把针对高龄老人的设备调试方案做出来。”

发完通知,林晚晴轻轻舒了口气——

她知道,幸福社区是广市有名的老龄化社区。

能在这里打开局面,对项目的推广至关重要。

但她也隐隐有些担心,幸福社区的情况更复杂。

周海琼和苏羽昕的方案之争,恐怕会在那里变得更激烈。

临近中午,小区拓展项目的施工现场一片忙碌景象。

搅拌机的轰鸣声、钢筋的碰撞声交织在一起。

升腾起一股热气腾腾的活力。

王强穿着反光背心,正拿着对讲机安排工作:“东区的监控摄像头角度不对,再调高点。

要能拍到整个材料堆放区。

还有,巡逻队每半小时汇报一次情况,不许偷懒!”

昨日被驱散的滋事人员今日并未出现,但王强丝毫不敢松懈。

他沿着工地外围的警戒线慢慢走着。

脚下的碎石发出“咯吱”声。

走到一处隐蔽的拐角,他停下脚步——

这里的地面有几个凌乱的脚印,比较清晰。

应该是最近有人来过。

“把这里的监控录像调出来,昨晚10点到现在的监控时段。”

王强对身边的安保队员说,“放大看看,是不是刘华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