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8章 必须彻查 (2 / 2)
给力文学geilizw.com
张启明是一个多月前因“个人原因”离职的技术骨干,掌握着项目的核心参数。
“张先生,你是否能证明,黎光物业在项目数据上存在造假?”
被告律师问道。
张启明的目光躲闪着,声音发颤:“是……我亲眼看到他们修改了污染物排放的检测数据。
把超标数值改成了达标……”
“反对!”
苏羽昕猛地站起来,“证人与我方存在劳动纠纷。
离职时曾因竞业限制协议提起诉讼。
其证词具有明显倾向性!”
法官示意苏羽昕坐下,对张启明说:“请提供你所说的‘修改数据’的证据。”
张启明从包里掏出一个U盘:“这里有当时的监控录像片段……”
就在法警准备接过U盘时。
张启明的手突然抖了一下,U盘掉在地上。
他像是突然崩溃了,捂着脸蹲在地上:“我说谎了……
是华龙物业的人给了我五十万,逼我作伪证……
他们说如果我不配合,就曝光我女儿在国外留学的事……”
法庭内一片哗然。华龙物业的律师厉声喊道:“你胡说!”
张启明抬起头,泪水混合着鼻涕流下:“我没胡说!
这里有他们给我转账的记录,还有通话录音……”
苏羽昕看着这突如其来的反转,心中掀起惊涛骇浪。
她立刻对法官说:“法官大人,我方请求传唤张启明先生作为我方证人。
并提交他手中的转账记录和录音作为新证据!”
庭审被迫暂停,法官宣布休庭十五分钟。
苏羽昕走出审判庭,立刻给赵长天打电话。
声音带着难掩的激动:“赵总,张启明反水了!
他手里有华龙物业行贿的证据!”
电话那头的赵长天沉默片刻,道:“稳住。让法务处立刻联系张启明,确保证据安全。
另外,查清楚张启明的女儿是否真的在国外。
必要时提供保护——
华龙物业既然能用家人威胁他,就可能铤而走险。”
挂了电话,苏羽昕望着走廊尽头的窗户。
阳光透过玻璃照在她脸上,却驱不散心底的寒意。
她知道,张启明的反水只是暂时的胜利。
华龙物业绝不会善罢甘休。
下午的庭审结束后,他们一定会用更极端的手段报复。
而张启明的家人,将成为最危险的软肋。
庭审结束后,苏羽昕立刻前往幸福社区,与周海琼汇合。
幸福社区的会议室里,周海琼和苏羽昕分别向社区主任陈梅——
展示项目方案。
长条会议桌的两侧,坐着社区的老人代表和工作人员。
每个人面前都放着两份不同的方案书。
“我们的核心是‘智能守护’。”
周海琼指着PPT上的智能床垫模型,“这种床垫能实时监测老人的心率、呼吸。
一旦出现异常,会同时向社区服务站和子女手机发送警报。
上个月在阳光社区试点时,成功挽救了一位突发心梗的老人。”
苏羽昕则翻开自己的方案:“我更倾向于‘人文关怀’。
我们计划培训一支专业的陪护团队。
每天上门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送餐、理发、健康检查等服务。
设备再智能,也替代不了人的温度。”
陈梅敲了敲桌子:“周总和苏总的方案都好。
但社区的预算有限,只能先选一个重点推进。
老人们说说,你们更需要啥?”
一位拄着拐杖的大爷颤巍巍地说:“我觉得智能设备好。
儿子在外地,有警报我也放心。”
另一位大妈立刻反驳:“我不要那些机器!
上次在邻居家看到那个手环,按半天没反应,还是人靠谱!”
会议室里顿时吵成一团。
周海琼和苏羽昕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坚持。
这时,林晚晴悄悄走到两人身边。
低声说:“刚才接到财务通知,赵总批的项目资金比预期少了20%。
可能要削减一部分预算。”
这个消息像一盆冷水,让两人都冷静了下来。
周海琼深吸一口气,对陈梅说:“陈主任,其实我们的方案可以结合。
先给独居和有基础病的老人安装智能设备。
同时培训10名陪护人员,优先服务行动不便的老人。
预算方面,我们可以申请街道的养老补贴。
再拉一些爱心企业赞助,应该能解决。”
苏羽昕点头赞同:“我补充一点,陪护人员的培训可以和社区医院合作。
请医生来讲课。
既能保证专业性,又能节省成本。”
陈梅笑了:“这才像话嘛!
就按你们说的办,下午把细化方案拿过来。
我们尽快签合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离开社区时,已是下午四点。
周海琼看着车窗外掠过的街景,突然对苏羽昕说:“其实你说得对。
设备替代不了人。
刚才在会议室,我太执着于技术了。”
苏羽昕也有些不好意思:“我也有问题,忽视了独居老人的实际需求。
晚上我请你吃饭,就当赔罪。”
周海琼刚想答应,手机突然响了。
是一个陌生号码发来的短信:“你丈夫刘海强在我们手上。
想让他安全,就把绿色环保项目的核心数据交出来。”
周海琼心里一惊,手机差点从手中滑落。
苏羽昕察觉到她的异样,急忙问道:“怎么了?”
周海琼一边把短信给苏羽昕看。
一边皱着眉头说:“有人说抓了刘海强。
让我交出绿色环保项目的核心数据。
不知道是真是假!”
苏羽昕看着短信,眉头拧成了疙瘩:“别慌,这可能是圈套。
先联系警方定位这个号码。
另外,刘海强昨天和你吵架后,有没有说过要去哪里?”
周海琼摇摇头:“没有!”
苏羽昕立刻启动车子:“我们现在回公司,路上联系警方。
记住,无论对方说什么,无论事情是真是假。
绝不能把项目数据交出去。”
与此同时,小区拓展项目的居民沟通会——
在临时搭建的活动板房里举行。
孟昭明站在台前,正用投影仪展示施工降噪方案。
台下坐着二十多位居民代表,其中不乏面带怒气的面孔。
“孟副处长,你们说的降噪措施根本没用!
我家孩子昨天做作业,吵得笔都握不住!”
一个穿睡衣的女人喊道。
“还有扬尘!我晾在阳台的衣服全是灰,你们赔吗?”
孟昭明耐心解释:“我们已经在工地外围加装了隔音板。
还增加了三台雾炮机降尘。
如果您家确实受影响,我们可以提供临时住宿补贴。
直到施工高峰期过去。”
就在这时,一个瘦高个男人突然站起来。
指着孟昭明喊道:“大家别信他的!
我昨天看到他们偷偷往河里排废水,这种黑心企业的话能信吗?”
人群顿时骚动起来。
王强立刻上前:“这位先生,说话要讲证据。
我们的废水都是经过处理的,有环保局的检测报告。”
“报告是你们买通关系做的吧!”
瘦高个男人越喊越激动。
突然抓起桌上的矿泉水瓶朝孟昭明砸去。
王强眼疾手快地挡在孟昭明面前。
瓶子砸在他背上,发出沉闷的响声。
现场瞬间混乱,有人推搡,有人尖叫。
“都住手!”
王强厉声喝道。
同时对身边的安保队员使了个眼色,“把那个带头闹事的控制住!”
混乱平息后,瘦高个男人被按在椅子上。
嘴里还在骂骂咧咧。
王强拿出手机,播放了一段录音——
那是上午暗巡队员拍到的。
这个男人和刘华涛的助理在街角见面,对方塞给他一个厚厚的信封。
“刘华涛给了你多少钱,让你来煽动居民?”王强的声音冰冷。
男人的脸瞬间煞白,瘫在椅子上不再说话。
孟昭明对居民代表们说:“各位,刚才的事大家都看到了。
有人不想让这个项目顺利推进。
但请相信,我们一定会保证施工合规,尽量减少对大家生活的影响。
这是我的私人电话,有任何问题随时找我,绝不推诿。”
居民们的情绪渐渐平复,有人开始小声议论华龙物业和刘华涛的不是。
沟通会结束后,王强把那个男人交给了赶来的警察。
孟昭明看着他被带走的背影,对王强说:“刘华涛这是狗急跳墙了。
你安排的暗巡队有没有发现其他异常?”
王强的脸色凝重起来:“有个事我正想说。
我们在工地的钢筋里发现了一批劣质材料。
上面的采购单签名是……老刘。”
老刘是项目的采购主管,跟着孟昭明多年,一直很受信任。
孟昭明的心头像被重锤砸了一下:“确定是他的签名?”
“确定,而且供应商的账户查到了与刘华涛一家私人公司的资金往来,”
王强递过一份调查报告,“还有,昨天晚上围栏外的脚印,和老刘的鞋码一致。”
孟昭明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
他想起老刘上周说女儿要做手术,急需用钱。
当时自己还主动借了他五万块。原来,
刘华涛早就盯上了这个缺口,用金钱撬开了防线。
“把老刘控制起来,”
孟昭明的声音沙哑,“但别声张,我们还有用他的地方。
刘华涛以为安插了内鬼,我们正好可以给他设个局。”
下午五点,夕阳的余晖将工地染成金色。
孟昭明站在未完工的楼顶上,望着远处的城市天际线。
他知道,老刘的背叛只是开始。
高文博为了阻止项目,一定会放出更狠的招。
而那个“局”,将是成败的关键。
下午六点,赵长天的办公室里。
各项目负责人的汇报电话接踵而至。
岑知夏报告了内部可能存在内鬼的情况。
苏羽昕说了张启明的证词和潜在的报复风险。
周海琼说了刘海强可能被绑架的威胁。
孟昭明则揭露了老刘的背叛。
赵长天放下电话,点上一支烟。
窗外的天色已经暗了下来。
城市的霓虹灯次第亮起,像无数双窥视的眼睛。
他拿起笔,在笔记本上写下几个名字:刘华涛、华龙物业、内鬼、张启明家人、刘海强……
这些名字被无形的线连接,织成一张笼罩在黎光物业上空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