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1章 加个鸡腿 (1 / 2)
给力文学geilizw.com
他拿起笔,在进度报告上圈出几个重点。
笔尖划过纸张发出“沙沙”声,留下清晰的墨痕。
“明天,羽昕跟进法院对华龙物业的处理进展。
务必让他们付出代价。
另外,联系媒体,把庭审的关键证据适度公开。
让行业内外都看看华龙物业的真面目——
我们不仅要打赢官司,还要赢得口碑。”
赵长天抬眼看向苏羽昕,目光锐利。
“张启明的保护不能松懈。
让王强增派两个人,24小时轮守。
食物和水都要经过检查才能送进去。”
苏羽昕点头,在笔记本上快速记录:“明白,我明天一早就去法院对接。
媒体那边会先联系几家权威的财经和环保媒体。
确保报道客观准确。”
赵长天的笔尖移到智慧养老项目那一页。
重重圈下“老人培训”四个字:“海琼,抓紧智慧养老项目的培训。
确保老人能用好设备。
特别是那些独居的高龄老人,一对一教,一个都不能落下。
培训完要抽查。
让老人实际操作一遍紧急呼叫,达不到要求就重新教。”
他顿了顿,补充道:“高文博虽然被查处了。
但社区里肯定还有他的眼线。
培训的时候多留意。
要是有人故意捣乱、误导老人,立刻记录下来,交给法务处——
我们不惹事,但也绝不怕事。”
周海琼应声:“我已经安排了五名经验丰富的护工负责培训。
每人包片,确保覆盖到每个安装设备的老人。
明天上午先培训护工,下午就开始入户教学。
争取两天内完成所有培训。”
“小区拓展项目这边。”
赵长天的目光转向孟昭明。
指尖点在“材料验收”和“工期”两个关键词上。
“孟昭明,材料验收要加派人手。
每一批进来的水泥、钢筋,都要现场抽样送检。
检测报告必须当天拿到,不合格的立刻退回。
绝不能让任何有问题的材料进工地。”
“工期方面,虽然今天耽误了点时间。
但不能因此降低标准。
晚上加班浇筑的部分,安排专人盯守,做好保温措施。
明天一早测强度,必须达标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
月底封顶的目标不变。
有困难随时提,公司会协调资源支持你。”
孟昭明挺直腰板:“请赵总放心。
我已经让施工队调整了排班,今晚分两班倒。
保证进度的同时绝偷工减料。
材料验收组我也沟通好了。
明天开始常驻工地,随到随检。”
最后,赵长天看向岑知夏。
笔记本上的“技术防御”被圈了个圈:“知夏,智能化服务项目的技术防御不能松。
华龙物业吃了亏,很可能会换更隐蔽的攻击方式。
比如针对客户终端的定向攻击。
让技术团队加派人手,对所有合作客户的设备进行一次全面的安全体检。
免费升级防护程序。”
“还有市场团队那边,新签的三个意向客户要盯紧。
明天安排他们参观技术中心。
让他们亲眼看看我们的防御系统是怎么运作的。
把今天拦截攻击的录像剪辑一下,做成演示片。
直观展示我们的技术实力——
用实力说话,比任何宣传都管用。”
岑知夏点头,眼里闪着自信的光:“技术团队已经在准备安全体检的方案了。
今晚就能把升级程序发出去。
客户参观的流程也在细化。
保证让他们看到最核心、最扎实的技术,打消所有顾虑。”
赵长天放下笔,身体微微前倾。
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
语气沉重却有力:“今天大家都辛苦了,但这只是阶段性的胜利。
高文博被处罚,华龙物业受挫,他们绝不会甘心。
接下来的反击可能会更猛烈。
我们必须比他们更警惕、更高效、更团结。”
他站起身,走到落地窗前。
看着窗外逐渐亮起的万家灯火。
城市的轮廓在夜色中显得格外清晰。
“黎光物业能走到今天,靠的不是投机取巧。
而是一步一个脚印的实干。
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只要我们守住底线。
把项目做好,把服务做扎实,就没有迈不过去的坎。”
“今晚都早点休息,养足精神,明天还有硬仗要打。”
赵长天转过身,脸上露出一丝笑容,“散会。”
众人陆续离开办公室,走廊里传来他们低声讨论的声音。
虽带着倦意,却透着一股不服输的韧劲。
赵长天重新坐回办公桌前,拿起那份标注得密密麻麻的进度报告?
指尖在“高文博”三个字上停顿片刻,眼神变得深邃。
他拿起内线电话,拨通了纪检处公室的号码:“老王,高文博的案子查得怎么样了?
除了小区拓展项目,他在其他项目上有没有手脚?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特别是和华龙物业的资金往来,要查得细一点。
对,越快越好,我要知道全部情况。”
挂了电话,赵长天起身离开办公室。
翌日,早晨八点。
广市的天空被一层薄雾笼罩。
阳光穿透云层时,在黎光物业办公大楼的玻璃幕墙上折射出朦胧的光晕。
赵长天站在办公室的落地窗前。
手里捏着一份刚打印好的11月24日项目汇总报告。
指尖划过“小区拓展项目”一栏中“高文博涉嫌指使商家投诉”的字样。
眼睛微微眯了起来。
与此同时,智能化项目技术团队的办公区里。
键盘敲击声如同密集的鼓点。
岑知夏穿着一件黑色冲锋衣。
袖口沾着些许咖啡渍。
正俯身盯着服务器监控屏幕。
屏幕上,代表“反制程序”的绿色进程条已经走完最后一格。
旁边的日志栏里跳出“部署完成。
系统稳定”的提示,白色的字体在黑色背景上格外醒目。
她面前的桌上摆着三份早餐——
两个没开封的肉包和一杯豆浆。
是早上路过公司食堂时顺手买的,此刻已经凉透了。
“各终端同步成功。”
负责终端测试的技术员摘下眼镜,揉了揉发红的眼角。
“刚才模拟了三次华龙物业常用的攻击模式。
反制程序响应时间均在0.8秒以内,拦截率100%。
特别是针对动态IP伪装的追踪,比预期快了0.3秒。”
岑知夏长舒一口气,指尖在桌面上轻轻敲了敲。
“把测试报告整理好,五分钟后发给赵总。
另外,让运维组盯紧核心服务器的CPU占用率。
反制程序刚上线,可能会有瞬时负载高峰。”
她转身走向市场团队的办公区,脚步轻快了许多——
连续几天的技术攻坚,终于在今早画上了句号。
走廊里的感应灯随着她的脚步次第亮起,又在身后悄然熄灭。
另一边,幸福社区的活动中心里已经热闹起来。
周海琼蹲在张奶奶面前,手把手教她用智能手环。
手环的表带是淡粉色的,上面印着几朵小菊花。
是特意为老人选的款式。
边缘经过特殊打磨,不会硌到皮肤。
“张奶奶,您看,按这个绿色的键就能测心率。
按红色的键就能叫护工。
就跟您家的老电话似的,简单吧?”
她的声音放得很缓,每个字都带着笑意。
张奶奶戴着老花镜,镜片后的眼睛眯成一条缝。
枯瘦的手指在手环上按了半天。
红色的呼叫键却总是按偏。
她叹了口气,把手环摘下来放在掌心摩挲:“还是你们年轻人机灵。
我这老骨头学不会喽。
你看这按键小的,跟米粒似的。”
“别急,咱们慢慢来。”
周海琼从包里掏出一个放大镜。
镜片边缘包着软胶。
“您先用这个照着按,多练几次就熟了。
实在不行,我让护工小李每天来陪您练半小时,就当唠嗑了。”
活动中心的吊扇慢悠悠地转着。
扇叶上还沾着去年春节挂灯笼留下的红绸碎片。
风里混着老人们身上的艾草味和新设备的塑料味,格外亲切。
八点五十分,周海琼看了眼手机。
屏幕上显示着林晚晴发来的消息——
“周总,护工团队和技术组已经到社区门口了,设备都卸车了。”
她抬头对张奶奶笑了笑:“您先歇会儿,我去门口接下人。
等下让技术师傅给您的手环调大点声音。”
视线转回公司——
九点整,公司一楼的签约厅里。
米色的地毯上铺着红色的签约台布。
台布边缘绣着黎光物业的logo。
丝线在水晶灯的照射下泛着柔和的光泽。
苏羽昕穿着一身米白色西装套裙。
她站在签约台旁,正和合作方代表王总低声交谈。
“苏总,你们的余热回收系统确实让人惊艳。”
王总手里捏着一份项目说明书。
纸张边缘已经被他翻得起了毛边。
“上周去现场考察,那套智能温控设备比我们用的进口货还灵敏。
温度误差能控制在±0.5℃以内。
我特意让工程师拆了外壳看内部线路。
排布比教科书还规整。”
苏羽昕笑了笑:“王总过奖了。
我们的设备在节能率上还有提升空间。
这次合作正好请贵公司的技术团队多指点。”
她抬手看了眼腕表,时针刚过九点十分。
“赵总应该快到了,我们先看看合同细节?”
合同放在紫檀木的签约夹里。
每页边缘都盖着红色的骑缝章,油墨的味道带着一丝庄重。
王总翻到“违约责任”一页。
手指在“环保指标未达标则全额退款”的条款上顿了顿:“苏总倒是有魄力!
就不怕我们故意挑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是魄力,是底气。”
苏羽昕递过一份检测报告。
报告的封面上贴着一张蓝色的防伪标签。
“这是连续40天的实时监测数据。
每天早上八点由第三方机构上门采集。
各项指标都优于合同约定的标准。
最低值比国标还低30%。
您看这页的折线图,波动范围不超过5%。
稳定性经得起检验。”
同一时间,小区拓展项目的工地上。
孟昭明正站在刚立起的公示牌前,指挥工人用钉子加固。
公示牌是崭新的,木质框架上还带着新鲜的锯痕。
左边贴着施工噪音的检测报告,盖着环保局的红章。
上面的数字“58分贝”被红笔圈了出来。
旁边还用小字标注着“相当于正常交谈音量”。
右边是一段监控录像的截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