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3章 她不能输 (2 / 2)
给力文学geilizw.com
十六个分窗里同时窜出黑色代码。
像一群嗅到血腥味的蚂蚁,顺着报名接口的缝隙往里钻。
“是‘蚁群攻击’!”
张副处长猛地拍了下桌子。
咖啡杯里的褐色液体溅在键盘上。
“和上次瘫痪城西服务器的手法一模一样。
IP溯源指向华龙物业的合作网络公司!”
岑知夏迅速调出“蜂巢”防御系统的操控面板。
指尖在触屏上划出三道弧线。
激活三重加密协议。
第一重“迷宫协议”瞬间启动。
将黑色代码引入由十万个虚假节点组成的死循环。
第二重“镜像协议”复制出二十组一模一样的数据流。
让攻击者无法分辨真伪。
第三重“爆破协议”则开始反向追踪。
在对方的攻击轨迹上埋下标记点。
“把攻击动态做成实时热力图。”
她头也不抬地说。
目光死死锁在屏幕角落——
那里有一串极其隐蔽的白色代码。
正试图绕过防御矩阵的核心区。
“注意那个伪装成‘用户注册’的数据包。
里面藏着钓鱼程序。
目标是我们的预约用户手机号库。”
技术员手忙脚乱地操作时。
岑知夏摸出手机,给赵长天发了段加密语音:“13:42,华龙物业启动‘蚁群攻击’。
已拦截并反向标记。
建议让法务准备追加诉讼请求,附攻击动态图。”
发送完毕,她突然冷笑一声。
在对方的钓鱼程序里植入了一段“回馈代码”——
一旦对方试图解密,就会自动下载黎光物业的技术专利证书和用户隐私保护承诺书。
机房外的走廊传来脚步声,是孟昭明抱着宣传板路过。
岑知夏扬声喊住他:“孟副处,‘全城智能体验日’的报名通道再加道保险。
所有手机号注册必须绑定身份证后六位。
让他们就算偷到号码也没用。”
孟昭明应着离开,岑知夏的目光重新落回屏幕。
黑色代码的攻击频率突然加快。
像被逼急的蜂群疯狂撞击防御矩阵。
她知道,这只是开始——
离11月29日的体验日还有三天。
华龙物业绝不会善罢甘休。
视线转回绿色环保项目——
合作方的实验室里,阳光透过百叶窗。
在地板上投下明暗交错的条纹。
苏羽昕将三份检测报告按页码排好。
指尖在“降解效率92.3%”的数字上轻轻敲了敲。
报告旁的玻璃培养皿里,降解菌群正发出幽蓝的荧光。
将她的侧脸映得忽明忽暗。
“苏总,新能源企业的张总到了。”
助理小林抱着合同文件进来。
文件袋上的金属搭扣在阳光下闪了下,“他们的技术总监也来了。
说要现场看设备运行。”
苏羽昕点头起身时,手机震动了一下。
是郑军发来的照片:刘华涛正从宏业化工的厂区出来。
手里捏着份文件。
两人握手的姿势被长焦镜头拍得清清楚楚。
附言只有四个字:“偷拍证据。”
“小林,”她低声吩咐,“让法务处立刻联系环保局。
调阅宏业化工去年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原件。
重点查‘废水处理’相关条款。”
张总带着技术团队走进实验室时。
苏羽昕正站在大型降解设备前。
不锈钢反应罐里的灰褐色污水,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清。
最后从出口处流出的水,清澈得能看见池底的鹅卵石。
“张总请看。”
她打开检测仪,屏幕上跳出一串数据,“COD值从380降到了23。
远低于国标50的标准。
而且全程不用化学药剂。
靠的就是这些自主培育的菌群。”
技术总监围着设备转了两圈。
突然指着反应罐的密封圈问:“这个损耗率怎么样?
我们之前用的进口设备,三个月就得换一次密封圈。”
“我们的密封圈是军工级材料。”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苏羽昕递过检测报告,“耐腐性是进口产品的1.8倍。
成本却只要三分之二。
您看这份长期运行数据。
连续运行180天,损耗率低于0.3%。”
正说着,郑军“恰巧”突然推门进来,手里拿着份文件。
脸色凝重:“苏总,查到了!
宏业化工去年因偷排含磷废水被罚280万。
经办人就是华龙物业的刘华涛。
这是环保局的存档复印件。”
张总的脸色瞬间沉了下去。
“苏总。”他猛地合上检测报告,“这份合作意向书我现在就签。
但我要加个附加条款——
如果黎光物业与任何有环保污点的企业合作。
我们有权立刻终止合同并要求赔偿。”
苏羽昕笑着伸出手:“张总放心,黎光的合作方准入标准里。
环保资质永远是第一条。”
握手时,她瞥见窗外有个穿黑色夹克的男人正在拍照。
镜头正对着实验室门口的“黎光环保技术支持”标牌——
不用想也知道,是华龙物业的人在收集“证据”。
四十分钟后,越秀社区的活动中心里。
周海琼蹲在智能床垫旁,用螺丝刀微调传感器的灵敏度。
乳胶垫被压出一个浅浅的凹痕,松手后立刻回弹,不留一点痕迹。
终端屏幕上,王大爷的心率曲线像条平静的波浪。
稳稳地落在65-75次/分钟的正常区间。
“周总,苏总的合唱团又来了。”
助手抱着一摞宣传册跑进来,额角沾着汗。
“她们把音响搬到西厅了,说是要先排练半小时。
给稍后的联合宣传热场。”
周海琼直起身,拍了拍手上的灰。
活动中心被临时隔成东西两厅。
东厅是她的智慧养老设备体验区。
西厅原本计划用作休息区,现在却被苏羽昕的合唱团占了。
“让她们声音小点儿。”
她皱着眉说,“智能床垫的语音提示要靠麦克风放大。
别被她们的歌声盖过去了。”
话音刚落,西厅突然传来《东方红》的合唱声。
音量大得震得窗户玻璃嗡嗡发颤。
周海琼的终端屏幕瞬间跳出三个红色警告:“环境噪音超标”
“语音识别受阻”
“心率监测干扰”。
她咬了咬牙,对助理说:“把我们的麦克风音量调到最大。
再去仓库搬十个扩音器。
每个体验床位旁边放一个。”
布置到一半,苏羽昕掀着帘子走进来。
红绸扇在手里转了个圈:“海琼,我们的合唱团平均年龄72岁,嗓门儿亮吧?”
她扬了扬手里的节目单,“下午的宣传我排了个流程。
15:30合唱团先表演,16:00再开始设备体验。
老人肯定喜欢。”
周海琼没接节目单。
只是指着终端上的警告:“苏副总的嗓门儿确实亮。
把我的设备都震出故障了。
要不这样,咱们同时开始。
东厅体验设备,西厅唱歌,让老人自己选?”
苏羽昕的笑容僵了一下,随即点头:“好啊,正好看看老人更爱科技还是更爱热闹。”
转身时,她故意撞了下旁边的宣传架。
“哎呀,不好意思”——
原本摆得整整齐齐的智能床垫宣传册散落一地。
其中几本被她踩在脚下。
周海琼冷笑一声,悄悄对小李说:“把所有设备的抗干扰模式打开。
再让信息处远程推送‘噪音过滤’补丁。
就算她们唱破喉咙也别想影响数据。”
15:30一到,西厅的合唱声准时响起。
《夕阳红》的旋律穿透隔墙传过来。
周海琼深吸一口气,对着围过来的老人笑道:“叔叔阿姨们。
咱们试试这个离床报警功能——
只要您起床超过五分钟,子女的手机就会收到提醒。
再也不怕独居时出意外。”
她按下演示键。
终端发出清晰的语音提示:“离床警报已触发,正在联系家属……”
声音不大,却稳稳地盖过了隔壁的歌声。
周海琼看着老人眼里的好奇,知道这场宣传战,她不能输。
与此同时,阳光小区的施工地边缘。
林晚晴正对着业主委员会的几位代表讲解钢筋检测报告。
风卷起她的长发,露出别在胸前的工作牌——
“黎光物业市场拓展处处长”几个字在阳光下泛着光。
“这是HRB400E级螺纹钢。”
她指着钢筋上的标识,指尖划过“GB/T 1499.2-2018”的国标代码。
“屈服强度400MPa,抗拉强度540MPa。
比民用建筑的标准高了两个等级。
和咱们市的地铁轨道用钢一个级别。”
业主代表里的老工程师接过钢筋样品。
用卡尺量了量直径:“25毫米,误差0.2毫米,符合国标。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林处长,你们这材料确实扎实。”
林晚晴刚要说话。
孟昭明突然从工地深处跑过来。
脸色凝重:“林处,王强抓到个贴传单的。
说是有人给了他两百块。
让他把这些传单贴在单元门口。”
他递过来一张皱巴巴的传单。
上面用红笔写着“黎光物业使用劣质钢筋,业主们联合起来抵制!”
还附了张模糊的照片。
拍的是几根生锈的旧钢筋。
老工程师一眼就看出问题:“这是淘汰的HRB335级钢筋。
早就不让用了。
而且锈成这样,一看就是从废品站捡来的。”
林晚晴对业主代表说:“各位叔叔伯伯。
这些传单我们会收集起来作为证据。
现在就请大家去材料仓库看看。
所有钢筋都有出厂合格证和检测报告,每一批次都能溯源。”
她顿了顿,声音提高了几分,“顺便告诉大家。
我们已经在工地四周装了十六个监控,24小时录像。
谁再敢来造谣,我们直接报警处理。”
走到材料仓库的路上,孟昭明低声说:“王强审出来了。
那个贴传单的是刘华涛找的人。”
林晚晴的脚步顿了一下。
“让王强盯紧点!”
她冷声道,“刘华涛既然想玩,我们就奉陪到底。
明天开始,所有建材进场、检测、使用全程录像。
每天在业主贴吧里更新,让他找不到任何抹黑的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