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力文学geilizw.com

李剑垚再度把目光投向了那幅挂着的地图。

“我们村儿的耕地面积是全县少有的比较紧张的村子。

所以,食品厂和饲料厂的选址上,我不打算占用现有的耕地。”

李剑垚点了点地图上的一个点,又画了村里的范围图。

“这里,我们村儿给叫东山,是一座土山,目前还没被纳入耕地的范围,之前村里是种植一些耐旱的黍子或者谷子之类的作物,有时候也种点黄豆什么的。

这片位于村口的位置,算是处于村子那条溪水的下游。

最重要的是,这片跟下面大田的落差其实只有几十米,之所以没被开垦成熟田是因为以前缺乏大型的机械。

溪水又把这块给切割出一条沟出来,右边是大田,左边跟山之间的落差最矮的地方也有十几米的样子,之前耕作的时候过去也比较绕。

上了坡,土山上面往东两座山头就到了东沟村,以前津河初中在东沟的西侧这块的时候,我们村儿的孩子们都是走山上这条小路去上学的。

饲料厂的位置我想就选在这里,我来请做工程的人把这里尽量推平,再在村口这边修一条路过来。

在面积上,至少要预留300到400亩的面积,也就是25万平左右。”

“用得了那么大?”

“我的目标至少是奉西第一的产能,产品要辐射东三省乃至京津冀等地。

如果场地小了,到时候增加产能的时候还得再找地方重建厂区,那属于重复投入。

如果我干了那种事,经济上的事情还好说,主要是我丢不起那个人。”

老王递上一根烟,思索道。

“可你也没法保证你将来一定会增加产能,你就那么看好市场前景?”

“当然,省里我不清楚,但整个营州地区,目前有哪家国营的饲料厂吗?

一家都没有!

而我们营州总人口是300万,农村人口也有280万左右吧,现在政策上放开了,以后农村哪家还不养个一两头的猪?

更何况,对于肉类的缺口来看,以后在政策的鼓励下,个人创办的养殖场也不会太少,这是从农业人口脱离转为养殖户的最短路径。

毕竟多养几头猪,或者几十上百头猪、牛、羊这些是技术要求不是那么高的行业。”

“养殖也很吃技术的好不好?”

“那你就是抬杠了,你咋不说造飞机也很吃技术呢,从事农业的农民,做养殖行业属于向上递进,当然也不排除有知识水平更高的人群向下去从事养殖。

所以我说,养殖业的发展是距离农民最近的,尤其是分了地之后,像我们这种山多地少的丘陵地带,农民想要增加收入,很自然的会选择搞养殖作为副业,甚至转变成主业。”

“你说的有道理。”

“别道理了,咱们在讨论用地的问题,我回去会跟公社打招呼,最重要落地,像这种面积的土地使用问题还是得县里点头的。

到时候希望县太爷高抬贵手!”

“行,我心里有数,县里其他部门应该不会有什么掣肘。

食品厂呢,你打算建在哪?”

“食品厂占地就没那么多了,不过要和饲料厂拉开距离,虽然推山头这工作耗费不少,但总不能这边做人吃的东西,那边就做牲口吃的东西。

所以我打算把食品厂建在东山靠近村里的位置,占地的话大概有个200亩左右就可以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