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0章 天命所归的曹丞相 (2 / 2)
给力文学geilizw.com
为了进一步收买人心,曹鲲还多次赈济灾民,每当有地方发生灾荒,他都会命令官府打开粮仓,发放粮食和钱财,救济灾民。
他还派遣官员到灾区,严查贪官污吏,谁敢贪污赈济灾民的钱粮,一律剥皮充草,抄没家产,获得无数灾民的拥戴和颂扬。
在玉京的城门外,常常能看到曹鲲亲自施粥的场景。
他身着朴素的衣衫,与灾民们亲切交谈,询问他们的生活情况,教小孩子写自己的名字,把自己的食物送给年迈的老人。
灾民们看到丞相如此关心他们,纷纷感动的泪流满面,觉得曹丞相就是大乾唯一的太阳。
此外,曹鲲还大力兴办书院,从国库中拿出大量的钱财,在玉京和各州郡修建了许多书院,聘请了大儒贤士担任教授,为寒门士子、黎民百姓提供免费的教育。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些书院里,书声琅琅,笔墨生香,学子在这里学习儒家经典,诗词歌赋,兵法谋略,隔三差五就举办文会,颂扬曹丞相的功绩和仁德。
在大儒名士的歌功颂德和寒门士子的感激涕零中,大乾的舆论风向一下子就变了。
原本,天下大乱,百姓们对朝廷充满了怨恨和不满。
他们认为,是皇帝的昏庸无能,奸臣的当道,才导致了这场乱世。
但现在,他们将目光投向了曹鲲,认为曹鲲在玉京兢兢业业,废寝忘食,不畏艰辛地搞新政,办科举,赈济灾民,兴办书院,所作所为都是为了天下苍生,可谓是当世圣人。
在玉京的酒楼里,百姓们围坐在一起,谈论着天下大事。
“听说丞相大人又赈济了一批灾民,真是大好人啊!”
“我二舅姥爷逃难到玉京,碰巧遇到了曹丞相体察民情,曹丞相亲手给了我二舅姥爷两个烧饼。”
“曹丞相真是爱民如子的好人啊,怎么会有那么多人说曹丞相喜欢杀人呢?这一定是坏人污蔑诽谤曹丞相。”
“是啊,丞相大人兴办科举,让咱们平头百姓也有了读书当官的机会,这才是真正的为民着想,只要曹丞相把咱们百姓当成了人。”
“曹丞相捐出了所有俸禄,在凤凰山修建了凤凰书院,免费为读不起书的平民子弟提供书籍钱粮,自己在家中节衣缩食,据说为了给学子买书,丞相连心爱的马车都卖了,这是何等的大仁大德啊!”
“看看那些道貌岸然的藩王和诸侯,只知道争权夺利,烧杀抢掠,跟丞相大人比起来,简直就是天壤之别!”
“别拿那些猪狗不如的东西跟丞相比,他们什么档次也配和曹丞相相提并论,那是玷污了曹丞相。”
“要我说,大乾数代皇帝昏庸无能,重新奸佞,如果没有曹丞相力挽狂澜,这大乾早就完犊子了。”
“没有曹丞相,就没有天下苍生!没有曹丞相,就没有朝廷!”
“你们说如果皇帝半死不活的,何不早日把皇位禅让给曹丞相,也好重整河山,再造乾坤,结束乱世。”
“我听说东海之滨,天降陨石,那陨石上写着天下兴,曹为皇,你们说这是不是天意让曹丞相当皇帝!”
“大乾皇族早就烂透了,皇帝一个比一个昏庸,曹丞相当皇帝是众望所归!”
这些话语在大街小巷流传,如同星星之火,迅速在大乾蔓延开来,甚至很快就传到了南疆,传到了北戎。
不明真相的黎民百姓们,开始纷纷说丞相曹鲲是忠臣能臣,乃是上天降生的真龙天子,是匡扶社稷,救国救民的圣人。
相比于为国为民的曹丞相,出身皇族的姬材、姬度等一大堆的藩王,都是阴谋夺位,起兵造反,祸乱天下的反贼。
许多儒生商贾将天下大乱的过错都归咎到了历代皇帝的昏庸,宠信宦官,外戚掌权,奸臣当道,反贼作乱,以至于天下大乱,道德沦丧,纲常败坏,上天发怒,灾害不断,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要想终结乱世,那就唯有顺应天命。
什么是顺应天命?
从西北而来的商贾说了:当然是遵从上天的指示,让大仁大义,心怀天下,爱民如子的曹丞相当皇帝!
不少在玉京喝酒吃肉的将士,私底下都觉得天气冷,曹丞相为了天下苍生到处奔波,应该给曹丞相加身衣服,黄袍就不错。
随着各种天兆、各种箴言、各种言论不断出现,久在深宫疗养的姬高气的一口血喷出三步远,差点儿就气死在寝宫,吓得姬高睡觉都得睁着一只眼,生怕一闭眼这一辈子就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