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7章 就职演说 (1 / 2)
给力文学geilizw.com
沈青云的讲话,到这里就结束了。
刘彦昌等掌声平息之后,拿起搪瓷缸喝了口茶,暖意顺着喉咙下去:“下面请省委组织部长高长河同志宣布省委决定。”
高长河从公文包里拿出文件的动作很慢,冻僵的手指不太灵活。
他推了推眼镜,镜片上的雾气被他用袖口擦了擦,目光先落在沈青云身上,又转向朱晓元,声音沉稳如古钟:“经省委常委会研究决定,任命朱晓元同志为滨州市委委员、常委、副书记。”
他顿了顿,呵了呵手才翻开文件:“朱晓元同志在青州市任纪委书记期间,牵头查处了教育系统窝案,寒冬腊月里蹲守学校门口,把十七名收受校服回扣的校长送上法庭。在开发区整改中,顶着零下十度的低温清退违规占地企业二十三家,为财政追回损失七亿元……”
高长河突然合上文件,目光如鹰隼般锐利,看着台下的众人说道:“省委为什么派他来滨州?因为他敢啃硬骨头。去年青州某国企董事长仗着有省里关系拒不配合调查,晓元同志带人守在他办公室三天三夜,暖气被停了也不走,最终查清其挪用公款一点二亿的事实!”
台下响起倒吸冷气的声音,有人下意识裹紧了大衣。
坐在朱晓元身边的组织部长彭东南下意识地挺直了背,他的棉裤膝盖处磨得发亮,笔记本上还记着卫仲河推荐的几个“自己人”,此刻那些名字突然烫得像烙铁。
要知道。
这位新上任的市委副书记,可是分管党群的。
人事也在他的分管范围之内。
“滨州最近的案子,省委高度关注。”
高长河的手指重重敲击讲台,搪瓷缸被震得跳了跳:“顾青山书记在省委常委会上说滨州的问题不是个案,是对全省干部作风的考验,越是天寒地冻,越要守住民心。”
说着话,他抬眼看向沈青云:“青云同志到任的这段时间,拿下周旺东、魏东生,展现了魄力,但还不够……”
他的声音陡然提高:“卫仲河的问题暴露了干部监督的漏洞,就像这暖气管道,漏了就得修!朱晓元同志来滨州,首要任务就是协助青云同志筑牢防线。今后滨州调整任何干部,必须先过廉洁体检关。凡是群众口碑差的,哪怕考核成绩再好也坚决不用!别让老百姓在风雪里寒心!”
高长河拿起保温杯喝了口茶,水汽模糊了他的眼镜:“省委给滨州的定位是东北经济桥头堡,但桥头堡不能有蛀虫,更不能在风雪里塌了。晓元同志,你记住,省委给你尚方宝剑,不是让你耍威风,是让你为老百姓斩荆棘,给他们的心里烧上一盆旺火!”
整个会场顿时响起热烈的掌声,干部们纷纷鼓掌。
而沈青云坐在那里,脸上却不动声色。
虽然顾青山说了,朱晓元是来支持自己的,但从高长河这个讲话里面,沈青云却嗅出了一丝其他的味道。
“下面,请朱晓元同志讲话。”
刘彦昌缓缓说道。
朱晓元起身时,棉大衣的下摆扫过椅子腿,发出轻微的碰撞声。
他走到话筒前,深吸的气息让胸腔明显起伏,鼻梁上的眼镜滑到鼻尖也没顾上推,呼出的白气在话筒前凝成小雾:“高部长的嘱托,沈书记的要求,我记在心里了,比这寒冬的冰块还牢。”
他从口袋里掏出个磨得发亮的笔记本,塑料封面被冻得有些脆,翻开的页面上记着密密麻麻的小字,边缘卷着毛边:“来滨州的路上,我算了两笔账。第一笔是作风欠账,有的干部把为人民服务当口号,群众冒雪办事要跑五趟八趟,这种官老爷作风必须改,改成雪中送炭的作风。第二笔是信任欠账,周旺东们偷走的不光是钱,是老百姓对党委政府的信任,这笔账要用一辈子去还,用实实在在的暖气管、热教室、顺心事儿去还!”
他转身看向熊杨,目光如炬,棉大衣的袖子因为动作幅度大滑下来一截,露出冻得发红的手腕:“熊书记,今后纪委查案,不仅要算违纪金额,更要算民生账,王大海贪的每一分钱,都要折算成多少吨煤、多少度暖、多少孩子的棉衣,清清楚楚写在判决书上,贴在菜市场、学校门口、小区公告栏,让所有人都看看,这些腐败分子在寒冬里偷的是老百姓的救命钱。”
伴随着他的讲话,会场里掌声雷动。
会议结束时,日头已过正午,雪还没停。
高长河要赶回省城参加下午的常委会,沈青云陪着他走到车边,两人的棉鞋踩在雪地上,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
“这篇就职演说,是晓元昨晚在招待所写的,改了七遍,暖气停了两小时,他就裹着大衣写,笔都冻得不出水了。”
高长河拉开车门的手停了停,从公文包里拿出份材料,纸页边缘有些卷:“这是他在青州搞的阳光公示制度,所有干部的财产、家属从业情况全公开,就像这大雪天的太阳,亮堂,能照见猫腻,你可以参考一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