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八章 朝堂议檄文 (2 / 2)
给力文学geilizw.com
窗外阳光透过窗棂洒在他专注的脸上,映出斑驳光影。
一旁侍立的幕僚忍不住轻声问道:“相国大人,这檄文当如何着手?”
白老停下手中之笔解释道:“首段先述雁国灭大乾之事,言其悖逆天道、罔顾伦理;继而列举其历年来侵犯他国之劣迹,以证其狼子野心;再阐明我大荆兴师问罪乃替天行道之举;最后呼吁各国摒弃前嫌,携手抗敌。”
幕僚恍然大悟:“原来如此布局。”
经过数日精心撰写与修改,一篇气势磅礴、义正言辞的檄文终于完成。
其中写道:“夫雁国者,虎狼之邦也!昔以臣凌君,篡逆乾坤,致大乾倾覆,生灵涂炭。观其往昔所为,侵扰邻境,掠杀无辜,罪恶滔天……今我大荆秉天地正义,举兵讨之,望诸君侯深明大义,同襄盛举……”
张邺看过后抚掌称赞:“妙哉!此文定能激起天下共鸣。”
随即命人将檄文誊抄多份,派快马送往各国。
檄文传出后,各国反应不一。
云国云王齐盘阅毕檄文后拍案而起:“好个雁国,竟做出这般禽畜不如之事!吾当即起兵响应!”
公子辛也道:“吾叔荆武公举大义灭雁,此乃为正义之举!君父,我云国自然不应落于后,儿臣以为当以举兵攻雁之中州。”
齐盘笑声“善!”
中州之地,本来各诸侯都在此占有疆域,云国又与荆国联盟,率先对雁出兵,自然顺理成章。
不过,云国也不傻,断然不会出兵去帮助荆国攻占雁国本土,转而盯上了中州之地。
同样如此想法不在少数!
昌国大臣们经过商议也认为时机已到:“此时不随大荆之后讨伐雁国更待何时?”
坤国虽稍显犹豫但最终还是决定加入联盟:“既已至此,若不从大势恐招祸端。”
然而并非所有国家都立即表态支持。
寒骊公书单收到檄文后冷笑一声:“哼,不过是想借机扩张罢了。”却全然忘记了,他攻离国,是荆国帮他钳制雁国的。
公子书余却不以为意,道:“君父,荆国助我寒国攻离,此为盟义,我寒国应当应盟义之举。”
臣子温良却不同意,道:“君上,我寒国刚刚经历一场战争,虽吞并了离国,但尚不稳定,不足以响应荆国攻雁”
寒骊公最终虽未明确反对,却也按兵不动观望局势发展。
川国、顺国等小国则因实力薄弱而心存顾虑:“万一战事不利该如何自处?”
面对种种不同态度,张邺并不着急。
他对众臣说:“凡事皆有先后缓急之分,且让他们先去思量一番也好。”
果然没过多久,随着越来越多国家表明立场支持大荆,那些原本持观望态度的国家也开始动摇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