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力文学geilizw.com

省安监局的提醒了一声:“沈省长,这些都是复印件。”

沈省长就问道:“原件呢?”

杨辰只好回答道:“跟其它三家煤矿的检查材料一块,都在我们县安监局呢。”

沈省长想了想,就这么直接要的话,有点不合适,指不定他们还要多想呢。

于是就点了点头说道:“一定要好好保存,千万不能遗漏。”

心里想的却是,回头就让市里出面要过来,你们又没有跟国家煤监局谈判的资格,当然得省里出面了。

杨辰也没有非要抓着这个不放,因为他手里有更有力的证据,只不过不到撕破脸的地步,不好拿出来而已。

会议过后,杨辰却找到那提议在尾端挖一个入口的专家,问他可行性有多高,结果那个专家却说道:“这个还是尽人事听天命,你让我说可能性有多高,我只能说有可能有用。”

出主意是要承担责任的,如果是以研讨会的形式,可以说,反正定下来也是大家认可的,被拒绝就拒绝了,又没有什么损失。

但这种单独的建议,他是不会承认的。

所以说,这一类专家都是指望不上的,他们首先想的是责任,然后想的是领导的看法。

而杨辰特意请来的那个专家,目前还在井下呢,他一过来,就让县里派人带着他下了井,用他的话说,先掌握现场情况,再结合资料进行分析,然后再询问可能了解情况的人,最终才能得出一个比较可靠的结论。

这位姓潘的专家,光在井里就待了两个多小时,岩层、水位、结构、环境等各个方面,都看了又看。

上来以后又是看资料,又是问情况的,最后找到杨辰说道:“根据我的判断,塌陷是从外向里塌陷的,这样的话里面的人如果不是刚好走到塌陷的位置,理论上是存在生还的可能。”

“但是问题是水太多了,我看了看,水位下降的很慢,还需要加大抽水的力度,好处是井下有水的话,人的维持时间能延长到十天以上。”

看,人家有一说一,有二说二,不说那么多虚头巴脑的话,于是杨辰就认真请教道:“潘老师,除了加大抽水力度外,现在最需要做的事是什么?”

潘学强看了看杨辰:“最需要做的就是筹备好设备、人手,一旦水抽光了,就赶紧动手开始挖,我看了分布图,至少那六个维修工在四号通道的可能性是最大的,因为前一天有人反映过那里的设备出了问题。”

“不过你们这个矿呀,管理水平真是差到要死,支架工的工作计划竟然是比着上个月抄的,不然的话,至少也能判断出他们的工作方位,减少救援的难度。”

说完一副气呼呼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