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贾文和目光毒辣,主与臣共谋天下 (2 / 2)
给力文学geilizw.com
夏辰笑着摆了摆手,“你能看出来,并且提醒我,足见你是忠心的。我在朝中毫无根基,需要你这样的聪明人相助。”
贾诩连忙表态,“属下愿为丞相效犬马之劳。”
他对夏辰的称呼依然是丞相,而非主公。
说明,他对夏辰的忠心,依然有所保留。
不过想想也对,他可是最能审时度势的贾诩,岂能轻易与人绑定在一起。
不过愿效犬马之劳这句话绝非虚言。
“丞相可是想通过察举考核笼络人才?”贾诩转了转眼珠子,脑袋里不知在盘算着何种计谋。
夏辰也不隐瞒,大大方方的点头道,“不错,朝中党派复杂,想要站稳脚跟,必须培养自己的党羽。”
世家子弟也许不会感激他的提拔,但那些寒门士子只要能入仕,必然会对他感激涕零。
汝南袁家门生故吏遍布天下,便都是这么来的。
“丞相此举固然可行,但只怕效果不好。”贾诩沉吟道,“寒门士子出身低微,纵然能借此机会入仕,职位必定不会太高。丞相只能借此机会,提拔一两个人起来。”
“听你的语气,似乎还有更好的方法?”夏辰笑着问道。
贾诩倒也是一点都不谦虚,点头道,“属下的确有一法,可以为丞相培养大量的人才,断则三年,多则五年,他们必能活跃于朝堂之上,以及地方州郡。成为丞相您在朝为官,最大的筹码!”
“若能好好地布局一番,甚至还能断绝世家之根本,令丞相功垂千秋!”
夏辰闻言一惊,不愧是贾诩啊,上来就要断世家之根本。
“是何妙法,先生请说。”夏辰诚心请教道。
若是真能如贾诩所说这般,今后改朝换代,取代刘汉,将会变得十分容易。
“此法最核心的物件,便是丞相您发明的纸。”贾诩认真地说道,“属下认为,此等宝物丞相不必献于朝廷。当以拓印之法批量造书,然后以丞相的名义招募客卿,以书育人,三五年便可见效。此法可源源不断的,为丞相培养人才,让丞相的地位稳如磐石。”
这个方法,夏辰还真没想过。
他之前想的是开设学堂,很显然没有贾诩的方法奏效。
开设学堂,只能以朝廷的名义,培养出来的人才,肯定会感激朝廷。而招募客卿,资助并培养他们,那他们就是丞相府的人,只会感激丞相一人!
贾诩的话还没说完,只听他顿了顿,接着道,“等您彻底掌控了朝廷,再将此纸献于朝廷,以朝廷的名义开设学堂,广收寒门。到那时,您的门人将会为您推波助澜,天下百姓亦会感念您的恩德。而世家门阀对知识的掌控力将会急剧下降,朝廷用人,将不再受世家门阀的限制。最多百年,世家门阀将失去影响力。但有变故,朝廷便会借机清除之!”
世家门阀退出历史舞台有许多原因,比如黄巢的大屠杀,内部矛盾激化,皇权与门阀对立等。但最主要的原因,是科举制的推行。
而纸和印刷术,是促成科举制的重要因素。
这两样东西诞生,大大的降低了普通人的学习成本。在它们普及之前,读书的都是富人;而它们普及之后,才出现了许多穷酸书生。
穷文富武的说法,也随之诞生。
贾诩仅仅看到纸就能想得这么长远,其眼光之毒辣世所罕见!
夏辰很荣幸,自己提前拉拢了这位人才。要是和他成为敌人,后果不堪设想。
“文和之言甚合我心,你帮我招募客卿,另外再找一名能工巧匠,我有一种拓印之法,可以批量印书。”
提到拓印之法,夏辰立刻想到了活字印刷术。
这两样东西一问世,绝对能够大大地降低读书人的成本。
自己掌握这两样技术,等于是掌握了知识源头,天下的读书人,岂能不争相依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