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姐妹隔阂 (1 / 2)
给力文学geilizw.com
“我想买栋房子,帮我留意一下。”
叶烽很喜欢朱云鹏的小院,有合适的买下来,既是投资,以后来A市有个落脚地。
现在不像后世房产中介公司遍地都是,还有各种售房租房的APP,房源一大把。
买卖房子很方便,可以通过多渠道寻找、出售房源。
当下全靠跟人打听,人生地不熟的很难找到合适的房源。
朱云鹏在投资房产方面有眼光,认识的人也多,找他帮忙轻松的多。
叶烽这么一问,朱云鹏立即道:“巧了,刚好我知道有个院子要卖,位置还行,就是房子旧了点,得重新修缮。”
“哪个位置?”
“离我这儿不远,就在护城河边上。明早我带你去看看,看上再说。”
“行。”
第二天一早,朱云鹏带叶烽去看房子。
七绕八拐,来到一栋三间四耳倒八尺的四合院。
一楼一底的土木结构,一面临街,一楼可以做商铺,二楼住人。
也可以整栋租出去。
位置确实很好,正好在市中心。
房子有些年代了,不翻修倒也还能住人,只是对生活品质要求较高的朱云鹏而言,不翻修的话不如住酒店舒服。
“房子就这个价,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价格能接受就去办手续,接受不了就算了,谁也不浪费谁的时间。”拎着鸟笼的房东老孔说。
老孔对房子能不能卖出去持无所谓的态度,不仅要价高,且寸步不让。
朱云鹏咋舌。
三四百平的房子要价四十五万,是他那小院的四倍价格。
就算一楼有铺面也不值这个价。
老头心可真厚。
要么就是不诚心卖。
要知道老头喊出这个天价,就不带叶烽来了。
叶烽在心里盘算了一番。
房子肯定是会升值,三十年至少能升二三十倍。
可以目前A市的房价来说,这价格高的有点离谱了。
这个价钱再添点可以在京市买栋四合院,京市的房价飙升的速度可不是A市能比的。
明年朱云鹏所在的批发市场要卖一批商铺,二十来平的商铺卖四万,回报率绝对比买这栋房子高得多。
叶烽说:“孔叔,麻烦你了,我再考虑考虑。”
老孔不在意地说:“行。”
没再多说,冲二人点点头,逗着鸟笼里的画眉去公园遛弯去了。
等人走远,朱云鹏跟叶烽八卦。
老孔祖上出过厉害的人物,家大业大。
五十年代孔家举家去港城生活,他儿子被大家长带走,把他和妻子女儿留在内地,作为孔家的退路。
当然,也给老孔留下不少房产和钱财,年轻时老孔日子过的煎熬,妻女在六七十年代没了,就剩他一人。
房产陆续返还后老孔成包租公。
十年前他儿子回来接他去港城享福,老孔不习惯那边的生活。
人家说话他听不懂,他说的人家也听不懂,没朋友,饮食不习惯。
不如在A市过的逍遥舒服。
在港城待了几个月就回来。
近两年年纪大了,身体一日不如一日,就想去港城跟儿孙团聚,这才动了卖房子的念头。
“老孔多半是没想好到底是把房产卖了还是留给儿孙,才报这么高的价。现在房子越盖越多,我帮你留意着,有合适的再买。”
叶烽点头:“麻烦。”
买房子不是买白菜,不管是买还是卖都没那么容易,看缘分。
九十年代买房买地皮和商铺的机会很多,目前叶烽对房子没那么执着。
合适就买不合适就再等等。
当下是要多挣钱,手里有钱,机会来了才能用钱挣到更多的钱。
叶烽没把这小插曲放在心上。
......
蒋英跟朱云鹏联系后,就在县城找了个铺子。
交了一个月的铺面租金,简单的给墙面重新刮石灰粉,又租了个屋子住,买几样日用品,就这样一折腾多年的积蓄花的没剩几个子儿。
“钱可真不经花,没有阿烽帮咱们,这辈子咱家都发不了财。”
虽说现在还没发财,但蒋英有预感,他们家绝对不会比在大山里更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