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力文学geilizw.com

蜀王朱乾,太祖皇帝的九世孙,世袭罔替的藩王,封地蜀州。

只说他是个性情淡泊,只爱风花雪月、斗鸡走马的逍遥王爷。

这是我上任前卷宗里记录的寥寥数语。

一个逍遥王爷的小舅子,手竟然能如此肆无忌惮地伸进镇武司的银库?

如今看来,这逍遥名下,怕是暗流涌动。

我不动声色,将账册合上,“很好。账目清楚,心里才有底。”

我让众人继续干活,转头问周奎:“前任监正朱越大人的遗体,现今存放何处?”

周奎忙答道:“回大人,当时情况特殊,无人敢做主,一直停放在城南义庄。”

从案子发生到现在,已经过去四个月!

我的眉头紧锁,“即刻安排人手,将朱监正灵柩迎回衙署设灵!”

周奎脸上再次露出难色,“大人,这,迎灵、设帐、采买香烛棺椁,处处都需要银子,衙门的公账上实在是……”

又是钱!

我深吸一口气,胸腔里堵着一股难以言喻的郁闷。

一个彻头彻尾的烂摊子!

要钱没钱,库银空虚,连迎回遗骸的体面都拿不出。

要人没人,编制两百,实员不足百,其中还有不少混日子的老油条、各方塞进来的关系户。

我下令盘查武备库,结果更是令人心头火起!

制式腰刀锈迹斑斑,弓弦松弛。

尘微阵盘核心碎裂,仅剩一个能用!

就连最重要的税纹金箭,账面与实物也对不上,赫然短缺了三十余支!

若此时有战事,这点装备恐怕连一队像样的九幽教众都抵挡不住!

更要命的是,镇武司在蜀州,已彻底失去了民心。

一路行来,百姓看向我们的眼神,是畏惧、是厌恶、是疏离。

他们宁可去拜那九幽木雕,也不信任镇武司。

无根之木,无水之舟,何以立足?

这一切的困境,最终都汇聚成一个字:钱。

我下意识摸了摸怀中,指尖触到一叠厚实的银票。

那是从黄泉使者身上搜出的五万两银票。

心念一动,敌人的钱,用来重整自己的旗鼓,倒也应景。

于是取出一万两,递给沈默:“去一趟通源钱庄。将这一万两兑成现银,充入公账应急!”

我指着银票上古怪的私人画押印记,“顺便打听一下这个印记的来历。行事机密些。”

黄泉身上带着巨款,却有着统一来源的私印银票,这绝非寻常。

这背后或许藏着九幽教的财源线索。

如今镇武司缺钱,正好拿来一用。

……

傍晚时分,唐不咸风风火火地找上门来。

“老弟!家里摆好接风宴了!老太爷和我大哥都在等着,正好也细细问问你二哥的情况!”

他拉着我就想往外走。

我拱手致歉,“四哥,好意心领了。但眼下镇武司百废待兴,千头万绪都等着梳理,实在是抽不开身。烦请转告老太爷和唐大哥,待我初步理清这边事务,亲自登门拜访!”

唐不咸看我神色,知道不是虚言推脱,便也不再强求。

“成吧!公务要紧。要不我从调些人过来给你帮衬帮衬?别的没有,能打能跑腿的伙计管够!”

我心中感激,但仍婉拒了他的好意。

现在镇武司这乌烟瘴气,家丑不外扬。再说,让江湖门派来帮忙,这也不合规矩。

唐不咸闻言,也不纠缠,“行!在这蜀州地界,唐家就是你家,千万别见外!”

送走唐不咸,我转身回到签押房。

……

这一夜,镇武司衙门灯火通明。

我带着五房兄弟以及周奎等几个还算得用的老吏,一头扎进了堆积如山的卷宗、账册和档案之中。

人员名实不符、钱财亏空巨大、库房武备废弛、积压案件如山、卷宗记录混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