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广而告之 (1 / 2)
给力文学geilizw.com
李世民目光锐利地看着他,“朕且问你,你可知这一文钱背后,需要持续投入多少?你这报纸,是打算办一期、两期,还是长久办下去?
若长久办下去,这巨额亏空,你待如何填补?莫非真要年年月月耗尽内帑,只为博一个‘惠民’虚名?”
面对父亲连珠炮似的诘问,李承乾并不慌张,他早已料到会有此一问。他躬身一礼,声音清晰而沉稳:
“父皇明鉴,儿臣岂不知财用之事?岂敢做那涸泽而渔的蠢事?定价一文,绝非一时冲动,儿臣已有后续筹划。”
“哦?有何筹划,速速道来!”李世民身体微微前倾,他倒要听听儿子如何化解这财政难题。
李承乾胸有成竹道:“儿臣明白您的担忧。但这一文钱的定价,不是头脑发热,儿臣心里有本账,早就想好了后续的办法。这个办法,叫做‘广告’。”
“广告?”李世民重复着这个陌生的词,眉头皱得更紧了,“此乃何物?朕从未听闻。”
“回父皇,‘广告’二字,简单说,就是‘广而告之’的意思。”
李承乾解释道,他知道必须用最直白的方式让李世民理解...
“就像东西两市里的店家,会在门口挂上招牌幌子,写上‘酒’、‘茶’、‘绸’字,还会让伙计在门口吆喝‘新到的江南好茶’、‘陈年佳酿’一样,为的就是让更多人知道他家卖什么,好吸引客人上门,对不对?”
李世民微微颔首,这类市井寻常景象他自然是知道的:“嗯,此乃商贾惯常之举。但这与你的报纸有何干系?”
“大有干系,父皇!”李承乾见父亲理解了基础概念,语气稍微振奋了些,“寻常店家吆喝,声音再响,也就街坊四邻能听见;
招牌再大,也就路过店门口的人能看到。可儿臣这《贞观民报》不一样啊!”
他拿起御案上的那份样报,指着说道:“咱们这报纸,一期就印几千份,撒向长安城和京畿各州县。
您想,一份报纸,绝不会只有一个人看。
茶馆里,识字的人会念给周围的人听;乡塾里,先生能用来教学生;里正乡老也能拿着它给乡亲们宣讲政令。
这么一算,一期报纸,看的人恐怕能有几万甚至十几万!”
这个数字让李世民的手指无意识地在御案上敲了敲,显然是在消化其含义。
李承趁热打铁道:“父皇您想,要是咱们在这报纸上,专门辟出这么一小块地方”
他用手指在报纸第四版的下方比划了一下,“也不占大地方,就这么一小条,或者一个小方块。用来刊登一些商户的信息。
比如,西市‘张记绸缎庄’新到了一批上好杭缎;或者‘同仁药堂’有坐堂老郎中,看咳嗽痹症特别拿手;再或者‘醉仙楼’请了新厨子,推出了几样新菜……就把这些消息,用简短的文字写在这小块地方。
只需花几贯、十几贯的费用,就能让几万潜在的主顾都知道他家的生意。
这对那些想做大规模、打响名号的商户来说,是不是天大的好事?他们会不会愿意花这个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