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陷害 (1 / 2)
给力文学geilizw.com
当张子舟准备考律赋的时候。
县学。
一个衣着很普通的男子,左右看看,而后敲开了县学的东门。
开门的是门斗:“终于来了。”
“怎么样?”男子忙问。
“正在考律赋,你先进来,等待机会。”
男子点头,走进县学。
因为大部分人在明伦堂,所以偌大的县学显得很冷清。
男子在门斗的带路下,大大方方的往明伦堂方向走了过去。
沿途遇到一些杂役。
这些人,都以为是门斗请的临时工,没有特别在意。
而另一边。
明伦堂。
学政陆名琛在得到师叔授意后,出一道律赋题目。
作为学政,要是出的题目过于敷衍,没水平,传出去肯定要被读书人笑话。
很显然,陆名琛对自己出的这道题,很是满意。
他更想知道,名动一方、师叔口中的麒麟之才,有没有能力应付这道题。
就是……有点不给师叔面子。
陆名琛看向师叔,多少有点心虚。
却看师叔神态自若,似乎完全不担心。
他就放心了,专心看看,张子舟的律赋水平。
张子舟拿到题目后,多少有些意外。
这道题,不出自四书五经,而是《黄帝泰阶六符经》。
它的原文是:三阶平则阴阳和,风雨时,社稷神只咸获其宜,天下大安,是为太平。
这道题的大致意思是说,各阶层安宁,阴阳调和,风调雨顺,则天下太平。
看似很简单,实则是个大坑。
张子舟本就很有学识,这么长时间苦读大量藏书,充实自己。
又每日钻研科举前辈们写的律赋。
与上一世所学相互融合,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因此,张子舟一眼就看穿了,这道题木隐藏的“大坑”。
三阶平则风雨时——这道题木,很多人不用思考,便理所当然的解读为,三个阶层(天子、士大夫、庶民)各司其职,风调雨顺,国泰安宁。
所以,自觉参悟这道题的考生,便从歌颂三个阶层为核心,开始动笔。
乍一看似乎没什么。
仔细一想,大错特错!
合着你要把三个阶层挨个歌颂一遍,然后再总结陈词,表明天下太平仰赖三阶和睦。
还是封建社会吗?
这就跟圣人本意完全相悖了啊。
所以,得重新解读“三阶平”三个字:
这是早期儒家,为了给自己天人感应学说,寻找的理论依据。
因此,这个题目的重点,就不在“三阶平”。
而在于没出现在题目里的“汉书·东方朔传”——
愿陈《泰阶六符》,以观天变,不可不省。
这是东方朔劝诫时政,对天子说的话。
如此一来,律赋要阐述的观点,就很清晰了:只有尊奉天子,使人间尊卑有序,政令畅通,才能天下太平。
这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政治正确。
很有水平。
张子舟便决定以此大做文章,起手式就是:
圣人首出,寰宇隆平。丹霄昼朗,紫气宵明。齐七政,映清妍而钦若,乐三农而阜盈。
写完这一句,张子舟满意极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