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苏长青的筹谋:创建三大根据地,震动天下 (1 / 2)
给力文学geilizw.com
奉北。
通桦。
某山区。
“苏将军,久仰大名,久仰大名啊!”
一个中年模样的军官,看到苏长青的到来。
激动的上前,一把握住了苏长青的手。
坚持了这么多年,在五台山根据地的大力支持下。
抗联将士扭转了恶劣的局面,但在对关东军的战斗中。
依然处于绝对下风。
如今,总部将苏长青派到奉北。
整合奉北抗战力量,建立根据地。
足以见总部对奉北的重视。
而根据总部传来的电报,陆陆续续将有十多万精锐分批次进入奉北地区。
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
尤其是将苏长青和特一纵的主力精锐给派了过来。
这对奉北抗战之大局而言,绝对是“破开云雾见青天”的改变。
“杨将军!”
“这些年,抗联将士辛苦了。”
“你也辛苦了!”
“接下来,我们的处境会慢慢好转的。”
“我苏长青在此立誓,一定带着抗联的英雄们闯出一条路。”
“一定会率领奉北抗联战士,尽复奉北!”
苏长青看向包括杨将军在内的诸多抗联同志们,真挚的说道。
“好好好!”
“未来,我部必将尽复奉北!”
都是信仰坚定的战士,苏长青与杨将军等人也是惺惺相惜。
没有做更多寒暄!
苏长青与骑兵连长驱直入,一路抵达通桦。
此举也是极为冒险。
不过这也意味着时局并不乐观。
苏长青必须抓时抢刻,在奉北一带开创出局面。
而整体的战略布局,就是关键中的关键。
这个问题!
苏长青早在许久之前,就已经做过通盘考虑。
如今抵达奉北地区,见到奉北抗联的灵魂人物。
苏长青便开门见山,将自己的通盘战略部署和盘托出。
“杨将军!”
“诸位!”
“你们看,这是奉北的地图!”
说着,苏长青便拿起一支铅笔。
在奉北地图上,画出了三个大圈。
这三个大圈,就是苏长青设定的奉北三大根据地。
也是奉北大局的基础,与立足点。
这第一个大圈,便是长白山区(吉省东南部-辽东北部)
范围涵盖长白山主脉及周边丘陵地带,包括今吉省通化、白山、延边部分地区及辽省东部。
这一片区域的山脉连绵、森林密布,易于隐蔽和游击作战,适合建立秘密营地。
杨将军领导的抗联第一路军,就是在此地活跃。
此地,高丽族、汉族等多民族聚居地,党组织活跃、民众抗日热情高。
山林资源丰富,可提供食物和物资;靠近边境,便于国际支援(如与高丽抗日力量联动)。
同时,也能威胁关东军以及伪军在南满的交通线(如通桦-沈羊铁路)。
这第二个大圈,则是小兴安岭-松嫩平原边缘(黑省中部)。
以小兴安岭南部为依托,覆盖北安、海伦、绥化等地,并向松嫩平原延伸。
其中山区可作为后方基地,平原地区便于机动和筹集粮食(如赵将军领导的抗联第三军曾在此活动)。
这一片区域靠近哈尔兵、琦琦哈尔等城市,能破坏小鬼子和伪军在北满的铁路网(如滨北线、齐北线)。
平原农业区提供粮饷,山区矿藏(如铁力、庆安)可支持军工生产。
其战略性颇为重要,此地控制北满腹地,威胁小鬼子控制的重镇,并连接北极熊国边境(黑河方向),便于获取国际援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