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力文学geilizw.com

旱情的发展速度,远超所有人的预料。

短短十日,骄阳如火,大地龟裂。

镇北关附近几条原本潺潺流淌的小河,已经彻底断流,只剩下干涸的河床和一些翻着白肚的死鱼。

曾经热火朝天的田野上,如今弥漫着一股绝望的气息。

屯田兵们眼睁睁地看着自己亲手种下的禾苗,一天天枯黄下去,心如刀绞。

这些庄稼,是他们的希望,是他们未来好日子的保证。

可现在,这希望正在烈日下,一点点化为灰烬。

“将军,不能再等了!”赵勇满头大汗地冲进帅府,他刚从最远的屯田点巡视回来,嘴唇都干裂得起了皮。

“再这么晒下去,别说收成了,连根草都剩不下,弟兄们都急疯了,有些人在田里跪着求雨,嗓子都哭哑了。”

李显扬的脸色同样凝重:“我已经组织人手,从仅剩的几条大河里取水,可那也是杯水车薪。”

“光靠人力挑水,一天下来也浇不了一亩地,五十万亩良田,根本就是个无底洞。”

帅府大厅内,气氛压抑到了极点。

钱得发也不再炫耀他的账本,忧心忡忡地站在一旁。

他知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若是镇北关的根基垮了,他这个北境通商会的会长,也就当到头了。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李琼身上。

这个男人,在面对朝廷大军时面不改色,在与草原枭雄谈判时挥洒自如,可这一次他的敌人是天。

李琼没有说话,他只是摊开一张巨大的白纸,拿起炭笔,在上面迅速地勾画着。

他的动作很快,线条精准,一个个奇怪的零件图形,在他的笔下飞速成型。

“将军,这都火烧眉毛了,您还有心思画画?”赵勇急得直跺脚。

李琼头也不抬,笔尖依旧在纸上飞舞,嘴里却吐出几个字:“去,把火器坊最好的木匠和铁匠都叫来。”

半个时辰后,火器坊的几个总管工匠被带到了帅府。

他们看着桌上那张画满了齿轮、木板、转轴的图纸,一个个面面相觑,满头雾水。

“这……将军,这是何物?”一个老木匠壮着胆子问道:“看着像个大纺车,又像个磨盘,可这零件也太古怪了。”

“这东西,叫龙骨水车。”李琼放下笔,指着图纸上一个关键的结构。

“看到这个了么?用木板做成一节节的匣子,用链条连起来,像不像龙的骨头?”

“它不是用来纺纱,也不是用来磨面。它是用来喝水的。”李琼的嘴角,终于露出了一丝笑意。

“而且,它能把河里的水,喝上来再吐到我们的田里去。”

“把水喝上来?”工匠们更加迷惑了。

水往低处流,这是三岁小孩都知道的道理,怎么可能让水自己往高处跑?

“将军,您莫不是在说笑吧?这木头疙瘩,又没有长嘴,怎么喝水?”

“它的嘴,就是这些木匣子。”李琼耐心地解释着。

“当这个轮子转动的时候,会带动这条龙骨,下面的木匣子会把水舀起来,一直带到高处,再从这个出口倒出去。”

李琼的解释,在这些经验丰富的工匠听来,如同天方夜谭。

但他们不敢质疑,因为眼前这个年轻人,已经创造了太多不可能。

从曲辕犁到开山雷,哪一样不是他们之前闻所未闻的东西?

“我不管你们听没听懂。”李琼的语气变得不容置疑。

“三天,我只给你们三天时间。三天之内必须把第一架样品给我造出来。需要什么材料,直接去库房领,需要多少人手,整个火器坊都归你们调动!”

“是!”工匠们领命而去,神情既困惑又激动。

接下来的三天,整个火器坊灯火通明。

无数的木料被运了进去,叮叮当当的敲打声和刺耳的锯木声,昼夜不息。

赵勇和李显扬也搬到了火器坊,亲自监工。

他们看着工匠们按照图纸,将一块块木头,打造成各种奇形怪状的零件,再一点点拼装起来,心中同样充满了怀疑和期待。

第三天傍晚,在所有人紧张的注视下,第一架龙骨水车终于被组装完成。

它就像一头巨大的木制骨龙,静静地匍匐在地上,一端连接着一个巨大的脚踏轮,另一端则是一长串方方正正的木匣。

“走,去河边!”李琼一声令下。

数十名士兵合力,将这架庞然大物抬到了水位已经下降到谷底的河边。

按照李琼的指挥,水车的下半部分被浸入水中,出水口则对准了岸边早已挖好的一条水渠。

消息传开,成千上万的屯田兵自发地从田间地头涌来,将河岸围得水泄不通。

他们看着那个奇怪的大家伙,议论纷纷,脸上写满了迷茫和期盼。

“将军,这玩意儿真能行?”赵勇紧张得手心都在冒汗。

李琼没有回答,只是对着早已准备好的两名士兵点了点头。

那两名士兵走上水车,将脚踩在踏板上,开始用力地踩动起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