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力文学geilizw.com

红缨毕业留校任教,刘特则是从首都农业研究所调过来支援农场建设的。

这个时代没有靠关系上位这一说,就是谁行谁上。

要是论关系讲后台,红缨未必输,但论专业,其实红缨底气没那么足。

毕竟,她很多关于农学方面的知识是靠董红缨的知识储备掌握的。

好在试验站的主要任务就是引进良种,筛选良种,在农场进行一些适应性鉴定试验。

实验都是为了日后推广良种做准备,红缨自认目前还可以驾驭。

作为实验用地,农场给试验站拨了二十晌。另外还给配了拖拉机以及农工个。

这意味着试验站的各项任务不至于让他们几个实验员全部独立承担。

这个支持力度不可谓不大了。

试验站组建完成后,刘特就带着大家组织了一次会议。会议内容就是先明确大家的实验课题和项目。

之后大家测量了试验田,分派了地块后,又筹备了试验室跟试验设备等等。

按照今年的农场规划,本年度种植作物是以小麦大豆为主,少量种植高粱,谷子,水稻因为缺少足够的水源,栽种面积很少,甜菜此时还作为多汁饲料,栽种面积也小。

实验站的实验也是根据农场规划,优先实验小麦跟大豆种子。

今年春播小麦选用是苏国的春麦种,但目前农场掌握的除了苏国的品种,还掌握了一些漂亮国的麦种。试验站要做的就是这些麦种对比适应性实验。

玉米有些本地早熟品种一贯表现良好,试验站引种了黑金21,黑金23,东农等几个新品种,

大豆一些本地品种劣势明显,旧有品种也有些混乱,今年主要是做现有品种对比实验。

红缨领了试验地块跟种子之后,心里就开始规划怎么种这些东西。

虽说农时不等人,小麦春播已经结束,但为了做实验,试验田还是种了些小麦。拖拉机深耕完后的播种工作就要实验员们自己亲力亲为。

森斯,松江1号,尼明20,CC23,TC50等小麦品种几个实验员都种了些,日后会按照品种详细记录。

玉米大豆栽种时间倒是正合适。

玉米行距五十到七十合适,为了方便,试验田红缨比照大豆行距定成六十,深度五到十公分;大豆播种深度四到六公分。

红缨自认干活不偷懒,预算着第一天也就播个5亩多地,但是来给帮忙的叫金长义的农工是个二十来岁的年轻小伙子,这人年纪不大,干活很卖力。

红缨总不好做那个拖后腿的,于是等收工后一统计,好家伙,他们俩第一天播了快8亩地!

她就说她怎么感觉自己腰酸背疼的,要散架呢!

晚上用溯光之躯修复了一遍,这才感觉缓过来了。

本来第二天她还想着,到时候稍微委婉的提醒一下金长义,悠着点,不要这么拼命的,结果第二天到地头儿,发现换了个新的农工来帮她。

红缨瞬间悟了!

合着金长义也累够呛!

他们俩人估计都是一个想法,不能拖后腿!

于是俩人都拼命只为跟上对方的节奏,结果是俩人都累个半死!

她好歹有溯光之躯修复一下,缓一缓,估计金长义就惨了,今天起来肌肉酸痛会更严重!

想来是为了防止跟不上她的进度,这才换别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