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力文学geilizw.com

李嗣源这日子实在是太难过,他真觉得自己还不如死了呢。

然后,他就真的死了。

【李从荣的叛乱虽然被平定,但年迈重病卧床的李嗣源经过这一番折腾后,也两腿一蹬一命呜呼了。】

【枢密使冯赟等人在商议后,便将李嗣源在世最年长的儿子,三皇子李从厚奉迎为新的皇帝。】

【李从厚是一个宽仁有余,但性格极为懦弱的皇帝。】

刚登基不久,他就和冯赟、朱弘昭等枢密使爆发了争吵。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朕身为大唐皇帝,难道连任命几位大臣的资格都没有吗?”

冯赟不紧不慢地开口道:

“陛下当然可以任命任何人,但老臣等作为先帝的托孤大臣,理所当然要帮助陛下识人用人。”

“陛下任命的这些人实在是不符合他们即将出任的职位要求,老臣等也只能拒绝陛下。”

听听,这多牛逼!

两名臣子,竟然能啪啪打脸当朝皇帝。

而李从厚却无可奈何。

因为他性格过于懦弱,压根就不敢和这两位迎立自己的大臣们撕破脸皮。

【冯赟、朱弘昭两人事实上架空了李从厚,成为后唐朝廷的实际主宰者。】

大量李嗣源时期的老臣被免官、外调、流放。

整个洛阳朝堂中全是冯、朱两人的党羽。

朝廷如此混乱,自然让外面许多节度使燃起了野心。

冯赟、朱弘昭当然也察觉到了这一点,于是他们决定拿一个人来杀鸡儆猴。

两人私下商议。

“老冯啊,你说是先动李从珂,还是先动石敬瑭呢?”

“石敬瑭就是一个废物,他有什么值得咱们惦记的?我的建议当然是先弄死李从珂!”

两人很快达成一致,将目光对准了镇守凤翔的李嗣源养子李从珂。

李从珂跟随李嗣源多年,在后唐灭亡后梁时期就曾经多次立下汗马功劳。

等到了李嗣源起兵时,李从珂更是鞍前马后。

很多人都认为,李嗣源之所以迟迟不立二儿子李从荣作为皇帝,就是因为觉得养子李嗣源比李从荣更适合继承大统!

如此巨大的威胁,自然也让李从珂成为了冯赟、朱弘昭两位权臣除之而后快的目标。

很快,两人将原本在洛阳城内担任控鹤军都指挥使的李从珂之子李重吉罢免,外派去亳州当了一个毫无实权的团练使。

又把李从珂的女儿,已经出家当尼姑的李惠明(法号幼澄)召入皇宫之中软禁起来,作为人质。

一番操作完成之后,两人很快就以皇帝李从厚的名义下发旨意,让凤翔、河东、成德、天雄四镇节度使互调。

其中,凤翔节度使李从珂调任河东节度使。

从程序上来看,这种调任对李从珂而言其实属于升职。

凤翔只不过是关中西部一个鸟不拉屎的偏僻地方,河东军镇的首府太原可是后唐的龙兴之地。

但问题并不是这么简单。

李从珂从李嗣源登基后就出任凤翔节度使,在凤翔军镇经营多年,已经成了气候。

一旦调往河东,那就是人生地不熟,诸多心腹、兵马都不在,只能任人宰割。

李从珂很快就召集部将商议。

诸将的意见出乎意料地统一。

“主公,这朝廷明摆了就是想要谋害您,咱们可不能这么束手待毙。”

“主公,起兵清君侧吧!”

有了养父李嗣源的前车之鉴,李从珂自然也是蠢蠢欲动。

老爹能起兵篡位,难道我不行?

于是很快,李从珂就发布檄文给全天下,以“清君侧”的名义起兵。

历朝皇帝看到这里,诸多弹幕顿时密集飘过。

【汉高祖刘邦:这李嗣源还真是开了一个好头啊,朕有一种预感,从李嗣源开始,这种清君侧类型的叛乱必然会源源不断。】

【秦始皇嬴政:说起来也是李存勖自毁长城,若是他能多熬十年,等李嗣源死了,一切不就都解决了。】

【汉武帝刘彻:从年纪来说,李存勖基本就是李嗣源的儿子辈,这操作朕也是看不懂。】

【隋文帝杨坚:这下好了,全乱套了。将来哪个节度使要是被削藩就直接起兵造反,这所谓的中原王朝哪里还有一点真正该有的威严呢?】

【宋太祖赵匡胤:现在你们明白为啥会有五代了吧?哼哼,若不是朕的话,恐怕还得有六代、七代甚至十代呢!】

【明太祖朱元璋:说得好像你赵匡胤不是起兵造反夺取皇位的一样,要朕说啊,你们这些五代的家伙就没有一个干净的,天下乌鸦一般黑!】

【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你大明不也是趁着大元在北方内乱才能夺取天下的么?别总说别人,也好好看看自己。】

【明太祖朱元璋:???说得好像你满清不是因为李自成造反才有机会入主中原一样,朕还你一句,别总说别人,也好好看看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