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力文学geilizw.com

江老板在海淀那边建了个小区,不但房子质量好,居住面积还大。

而且人家江老板说了,如果是南锣鼓巷的邻居想买,不但可以用现在住房冲抵面积,剩余面积的房价只要二百块钱一平方米。

要知道这个时候四九城已经有商品房了,价格在三百到四百块钱之间。

要命的是这批商品房采用的是塔楼结构,也就是类似港城九龙城寨那种建筑结构。

房间小,密度大,不通透,还是共用的楼梯。

这种该死的建筑结构始于倭国,后来传到港城,是被当做先进经验学到华夏内地的。

结果后来华夏这边才发现,倭国和港城都属于地少人多的区域,所以为了节省空间多住人,才弄了这么个玩意。

华夏虽然人多,可地方也大,完全没必要搞这种让人住着难受的东西,于是后来建的房屋就变成了宽敞的板楼!

江凡建的小区就没走这种弯路,上来就是板楼结构,所有房间都是统一的九十平方米,三室两厅一卫布局,南北通透,大气规整。

诸位别以为九十平米的房子建成三室两厅一卫会很逼仄。

请大家记住,八十年代华夏住房可没有公摊面积,九十平米就是九十平米,实打实没有半点儿折扣。

不像后来港城的李公摊把该死的公摊面积概念引入内地,贻害华夏几十年,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儿。

咱们先不说这些糟心的事儿,单说平房换楼房的事情在南锣鼓巷迅速风传,很快就达到了家家知晓,人人皆传的地步。

在此期间,江凡没发表过任何否定或者肯定的言论,当然也没人敢上门去问。

不过有人去街道办打听过,可得到的也是模棱两可的消息。

就在众人对这件事将信将疑的时候,又一个炸裂的消息传了出来。

有人听说平房换楼房的事情,江老板已经交给街道办处理了。

不过街道办的人觉着这是天大的便宜就把消息瞒住了,可着他们自己和亲戚朋友办。

本来人家江老板准备了五百套房子,现在已经剩下不到二百套了。

人就是这样,你要是大张旗鼓的把便宜摆在他面前,他不一定信。

可是你要跟他说,原本属于他的便宜被别人占了,哪怕就是坨屎,都要上去抢一把!

因此当这个消息传出来之后,不少住在南锣鼓巷的居民跑到街道办去打听情况。

可是街道办的人还是支支吾吾,说不出个一二三四来。

这就让南锣鼓巷的居民更加坚信街道办的人占了他们的便宜,一时间竟然有些群情激愤的意思!

不找老头老太太仗着自己岁数大,还跑到街道办去吵闹,非要街道办把换房名额交出来。

街道办那边被闹了几次,便遮遮掩掩的放出了几个换房名额。

当有人发现自家邻居乐颠颠搬走了也是心生疑惑,他们稍微一打听,发现换房的事情竟然是真的,顿时整个南锣鼓巷都热闹起来了。

凡是住在南锣鼓巷的居民,全都呼呼啦啦的往街道办跑,大吵大闹的要求换房。

街道办那边一看群众如此踊跃,便开了个换房办公室,专门办理居民换房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