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金融工具 (1 / 2)
给力文学geilizw.com
“你全权负责?”
“嗯…,差不多吧。”朱载壡说道,“从制造生产,到宣发,再到出售,都是由我负责。”
顿了下,“当然了,这一整套模式,是小宝给出的主意,比如宁缺毋滥,比如利用报纸宣发……都是小宝定的。”
李青并不意外。
“这东西如能运作营销的好,能起到远超你想象的效果,你必须重视起来。当然了,你若精力不够,可以让莺莺帮你分担,你们若觉不能胜任……交给小宝就是了,可不能掉以轻心。”
李莺莺诧异道:“祖爷爷,说到底这也只是玩乐之物,真有这么重要?”
“当然!”
李青正色道,“蜀国的蜀锦,你们都知道吧?”
二人点头,小两口出生在大明第一、第二的优渥家庭,自然熟读经史。
朱载壡不解道:“诸葛丞相带领蜀国连年北伐,可谓是耗资弥巨,其中,蜀锦功不可没,就连敌对的魏国高层将领,都暗中以高价购买……可蜀锦能穿,这东西既不能穿,也不能吃,没办法相提并论啊。”
“能穿的多了,为何都以穿蜀锦来彰显地位?”李青说道,“还不是因为面子,虚荣?”
李莺莺沉吟着说:“祖爷爷的意思是……让这迷你蒸汽船也成为身份地位的象征,甚至达到蜀锦能达到的效果?”
“不错!”李青颔首道,“要让它成为硬通货,甚至可以达到货币的效果,比如说……可以随时随地典当银子花用。”
“啊?这……”李莺莺觉得祖爷爷太异想天开,只是不敢说出来,转头问,“夫君觉得如何?”
“难!”
朱载壡耿直道,“说到底,不过是铁疙瘩,李先生说的这些……几乎不可能。”
顿了顿,“先生,我不理解,这么做的意义何在?”
“大明需要金融工具,而这个东西有成为金融工具其中之一的潜质。”李青说道,“随着资本不断发展,不断壮大,大部分财富必定会流向少部分群体,进而影响社稷万民,大明需要一个消金窟。”
“就是先生说的金融?”
“只能是这个。”李青说道,“这是资本到了一定阶段,必会被催发出来的东西,与其被动接招儿,不如主动拥抱它。”
李莺莺不解道:“祖爷爷不是说,真正的财富是物质的丰富吗,搞这个……能兴盛工商业,丰富大明的物质财富吗?”
“不能,不过,可以用收割来的钱财,进而去丰富物质财富。”李青说。
朱载壡困惑道:“我还是不明白,先生你不觉得这是自相矛盾?”
“哪里自相矛盾?”
“且不考虑能不能做到,就算做到了,如先生所说蒸汽船模型能随时换银子花用,这个钱还是要予以兑付的啊,既如此,谈何收割财富呢?”
朱载壡皱眉道,“这无异于是在借钱,欠债。”
“你说的没错。”李青颔首道,“看来你这些年,也不是只醉心于科技,对经济也有了一定造诣。”
“呃呵呵……我也是受大伯小宝影响,多了解了些。”朱载壡谦虚的笑笑,继续问道,“先生可以仔细讲讲一下吗?”
“解释起来并不难,这跟在海外推广银钞是一个道理。”李青说道,“都是提高扩充债务的手段。”
朱载壡想了想,问道:“为何一定要提高债务呢,钱总要还……总不能不还吧?”
“当然不能不还,可却能赚时间,赚空间,赚价差……”李青说道,“大明发展至今,已达到了现阶段所能达到的上限,很难再像之前那般高速发展,这张饼很难再快速做大了,只能从分饼上做文章,增量不可持续,只能在存量上下心思。”
朱载壡沉吟道:“劫富济贫?”
“这么理解丁点没错!”
“好吧,可做到这一步……太难了啊。”朱载壡苦笑说,“咱们就是说的天花乱坠,也改变不了它是铁疙瘩的事实啊。”
“金银不也是铁疙瘩的一种?”
“呃……”朱载壡无奈道,“先生你这样就有点强词夺理了,这根本不是一个概念。”
李莺莺突然说:“我总算听明白了。”
“你明白了什么?”朱载壡心中一凛,有种‘只有我是傻子’的忐忑。
李莺莺说道:“金钱一旦集中就不流通了,金钱一旦不流通,工商业必崩,所以必须要阻止这种情况。”
朱载壡稍稍松了口气,道:“莺莺你还是没说到点子上,我忧虑的是,如何能让富绅好不容易集中到手里的金钱,再心甘情愿地拿出来。”
“其实也不难,让他们赚钱就是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