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力文学geilizw.com

时间进入二月以来,朝廷最为重视的便是春耕,高额的粮价让各行各业都较为艰难。

但是没有办法,北方多年的自然灾害,又战乱频繁,导致粮食大规模减产。

再加上运河的堵塞导致漕粮无法进京,虽然有海上运粮,但是规模不大,杯水车薪。

还好李适将民间的粮食给挤了出来,勉强足够维持京师地区的粮食供应。

于是朝廷痛定思痛,开始着手北方三省的春耕,以求保证北方粮食的稳定。

崇祯十五年的冬季下过几场大雪,待到崇祯十六年的二月积雪慢慢融化,打湿了土地,正好有利于春耕。

朝廷甚至派出内阁大学士吴甡巡视山东,内阁大学士郑三俊巡视山西,甚至派出大量的朝廷官员下到地上的州县监督地方官府积极开展春耕。

朝廷甚至出钱出力为部分穷苦的农户提供粮种,铁质农具等等。

在京师附近的大量抄家所得的勋贵土地也被朝廷利用起来,一是大规模种植高产作物,二是多次进行育种,以求高产作物的产量再次提升,真正变成高产作物。

原本历史上崇祯十六年十七年,北方最为严重的灾害是瘟疫。但是在京师附近的灭鼠行动,和生活垃圾清理等工作的开展下。

瘟疫并没有大规模的传染开来。

各州县早就发布了明文规定,一旦发现有类似瘟疫的情况,一定要先隔离,再处理问题。

朝廷也时不时派出官吏巡查地方,甚至关口城门口都有专门的人检查行人的健康状况。

天气开始变暖,商业也就更加繁荣。目前天津到京师再到京师附近的边关一线,商业尤其发达。

这从南方运来的丝绸,瓷器,香料,茶叶等在京师过一道手,再转卖给蒙古。又从蒙古买回羊毛,皮革,纯碱,牛羊马等。

当然京师也有自身强大的产品力,那就是物美价廉的布匹,还有玻璃制品。

据悉光是户部名下织造局一二三局,每日产量高达六万匹,再加上各种民间的小作坊,京师的布匹产量达到了惊人的日产十万匹。

京师的布匹那是出了名的质量好价格低廉,蒙古人那是喜爱异常,南方商人回程的时候那也是必带商品之一。

这让南方的商人如何也想不明白,为何质量如此之好的布进价才区区三钱。就这种质量的棉布在南方成本都不止三钱,他们居然还有的赚?

当然户部下的织造局一二三局本来就不是来赚钱的,只是为了冲击传统的纺织行业。但是没有想到利润虽然微薄,但是架不住产量高啊。

京师的玻璃制品那也是深受商人们的喜爱,虽然这东西在京师附近已经很常见了,但是其他地方没有啊,带到其他地方去贩卖那价格直接翻数倍。

京师的各行各业的小作坊犹如雨后春笋一般冒了出来,只要律法清明,有钱赚,百姓的创造力那是十足的。

为了更大的利润生产更多的产品,有些小作坊甚至开始使用一些基础的机器,使大明的社会生产力跑步前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