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力文学geilizw.com

说穿了,大明停止下西洋行动以后,船厂就没有了大船的建造计划,也就是早点巡江船和漕船,自然不可能继续往大了造船。

前些年最大的,也就是沿海卫所要的巡海船。

至于那些走私商人建造的大型福船,那都是在浙江船厂建造。

当然,龙江船厂不造大船,不代表他们就不能造,只是没有计划,造出来都不知道该给谁。

所以,在抗倭战争中后期,大明浙江、龙江船厂都开始重新建造大型海船用于海上抗倭战争,手艺自然都捡回来了。

不管怎么说,该厂在永乐年间曾建造郑和下西洋所用宝船,成为中国古代造船业鼎盛时期的代表性船厂,那些资料可都在船厂保存着。

如果有木料,有朝廷的命令,龙江船厂稍微费点心思,计算宝船也能造出来。

马队到了船厂大门,早得到消息的龙江船厂提举亲自迎接出来。

魏广德倒是对船厂很感兴趣,和那提举说了些话,重点询问了船厂现在的建造能力。

“大型船坞六个,都是造宝船那时候留下来的,其他的船台十三个,现在都已经排满了建造的船只。

之前全部是给水师造船,去年部里下文书,让出八个船台建造民用运船,现在厂里有五艘双层战船正在建造.....”

这船厂提举对厂里事儿如数家珍,非常熟悉的向魏广德介绍。

之后,在船厂提举带领下,魏广德他们先看了船厂下辖的六个专司,其实就是作坊。

篷厂,负责船帆制作,细木厂专攻精密木结构制作,油漆负责船舶涂装与防腐处理,铁作间就是金属构件锻造。

此外还有索作间负责缆绳制造,而缆作间则专门是锚链生产。

这些东西,全都是造船用到的,帮工指挥厅建造船体,然后从六个专司提取物料装上船,一条船才算齐活,可以交付。

此外,当然还有看料铺舍,负责材料的仓储,造船木料都精贵,是南京守备府派来的一个百户负责看管。

魏广德看了眼船台,正在建造的八条民船两条应该是漕船,这个他熟悉。

前些年几次南下北上,运河上没少见到这样的船只。

另外六条,都是大型福船,显然都是海商订购的。

至于正在建造的五条炮船,大概率是东海水师的订单,南海水师战船已经不少了,短时间内不大会继续大量采购。

还有那六个沿着江面一字排开,长宽几百米的巨大泥坑,按照船厂提举介绍,当年的宝船就是在这里建造下水。

“船造好,拔掉那边的泥,宝船就顺着木轨滑入江水中.....”

船厂提举应该仔细看过宝船建造概要,知道是怎么造这样大船的。

“现在能造吗?”

魏广德问道。

“需要费些劲,工匠都是现成的,主要是木料难得,至于船台简单,清理下,重新铺上木轨就可以了。”

提举回答道。

显然,现在大明遇到材料困难,宝船不是不能造,只是木料不好凑齐。

“东番岛那边的木料也不行?”

魏广德随口问道。

“长短差了点,勉强能造中型宝船。”

提举答道。

转到货仓,魏广德看到几十门南京军械局铸造的大炮,这些都是准备装到船台上那些战船上的。

大炮这东西,都是工部虞衡司军械局铸造,内廷兵仗局主要是火铳和弓弩,还管理火药局制造火药。

“去看看仿造的夷船吧。”

魏广德来此目的主要就是看夷船,已经把船厂看了个遍,剩下就是码头上那条夷船了。

很快,他们就登上夷船,甚至下到船舱仔细看了一阵才上来。

“夷人造船和我们不同,他们对龙骨和骨架要求高,是船只主体,不像我们是框格受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过夷船最大优势就先刚才我们下去看到的宽大的货仓,那里可以放下许多大炮。

听说夷人建造的大型战船都是三四层火炮甲板,应该是底层放重炮,上面放轻炮,以保持船体稳定。

我们仿造的是两层炮甲板的船,夷人好像叫他们盖伦船,就说是现在夷人国度里最好的船。

不过听说他们国家的战船,还是另一种类似,叫什么克拉克的帆船.....”

魏广德对欧洲船型不了解,船厂提举介绍,他就仔细倾听。

等人说完话,魏广德才问道:“之前我让水师搜罗曾经上过夷船的水手,现在船厂有吗?怎么听说你们试航出去都不会操帆。”

“人来了些,但他们也不懂怎么操帆,都是听从夷人命令进行,现在还在摸索,比我们硬帆操作复杂很多。”

提举倒是很直接回答了魏广德的问题,不是没人,而是真不懂,他们在夷船上都是按照命令漕做,现在船上没有夷人指挥,他们就不明白该做什么。

“不要怕做错,大胆尝试。”

涉及到专业,魏广德不好多说,“对了,如果按照夷船建造,风帆换成水手熟悉的硬帆,能够切换吗?”

想起昨天徐邦瑞的话,魏广德顺嘴就问出来。

“应该可以,但应该要改动地方。

之前听老工匠说过什么受力不同,要调整什么的.....”

提举稍微想想就回答道。

造船,大明的匠人都熟,所以拿到图纸建造,虽然是第一次,但他们还是能看出许多门道,很容易就发现东西方两种帆船存在的差别。

“尽快清出一个船台,建造一艘夷船,按照使用大明硬帆方式操控。”

魏广德听俞大猷说过,欧洲帆船操作很复杂,不像大明风帆简单,让人能很快上手。

不过欧洲风帆确实灵活,能适应各种季风,也就是效率更高。

在船只不变的情况下,面对不同风向,欧洲船速度和转弯等方面更胜一筹。

俞大猷虽然也不会操弄夷船,但没见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看着夷船操帆也能想明白很多。

只不过针对大明硬帆进行改造,那就难了,需要大量测试。

“这个事儿我会和工部打招呼,你们尽快开造。”

知道东西方风帆差别,魏广德就意识到就算大明水师战船全部换成夷船,到时候怕是水手都招不齐,需要一个过渡期。

甚至,是不是可以开设个海军军校,专门培养水手和研究帆船。

一个念头出现在魏广德脑海里。

毕竟,航海属于技术活儿,有一定专业性。

军校,可以先在南海水师里创建,操作性也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