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2 / 2)
给力文学geilizw.com
刚刚还在为第一批撤侨成功而高兴的宋药若有所思:
“是啊,如果他们能够一直联系的上自己亲人的话,应该也不会这么病急投医。”
小孩开始叭叭叭:“陆句哥哥你有没有看过《仙途》?”
一直觉得自己从来没落下过少年班流行潮流,很努力的在追更各种流行武侠小说,研究各路美食的陆句:“??什么《仙途》??”
宋药骄傲的挺起胸膛:“就是我写的那本新小说呀!”
陆句:“……你还写过旧小说呢?”
小孩吃惊:“你没看过我写的小说吗?就是那本左脚蹬右脚上天的啊。”
陆句:“……”
他的沉默很好的说明了一切。
宋药哼哼:“好吧,那我简单跟你讲,《仙途》就是讲的一个很聪明的少年,他叫姚松,然后他又聪明又机智,身边又有一群好朋友,他们一起成为神仙的故事。”
陆句:“你想成为神仙啊?”
宋药很耐心的纠正:“不是我,是主角姚松。”
“姚松反过来念不就是宋药吗?哈哈哈我还真不知道你对这些也感兴趣哈哈哈哈……”
笑着笑着,陆句发现宋药正在死鱼眼看自己,瞬间闭嘴。
“咳,我的意思是说,我支持你。”
宋药一点都没不好意思,甚至称得上是理直气壮:
“反正这个故事里面,修道者有一种神器,只要把血滴在杯子里,点上蜡烛,蜡烛就会一直亮着,然后熄灭的时候,就是鲜血的主人死的时候。”
陆句听得眼睛一亮:“不错,很有创意嘛。”
宋药小心虚:“不是我想出来的,是我看的一本书上这么写的。”
准确的说,是他在学习系统看的杂书课程上面看到的。
此刻正处于中二时期的小孩惊为天人,觉得这招帅气的不要不要的。
听他叭叭叭吹了一通的陆句终于听明白了:
“所以你是想……也弄个这种蜡烛出来?”
他觉得这孩子有点异想天开。
宋药摇头:“当然不是!”
陆句松口气,就说嘛,宋药虽然很喜欢叭叭叭,但是真的做起事来,小孩可是比谁都要务实。
结果这口气还没松完,就听见宋药说:“这种蜡烛的功能还是太少了。”
陆句:“?太少了??”
“对呀,只能看人的生命体征,别的不能做。”
小孩掰着手指头数给陆句看:
“如果让我做,那么我应该是会做个类似手表的东西吧,戴在身上,又可以跟家人分享自己的生命体征,买东西也能用它来买,打电话也可以用它,查资料也可以,人们还能互相用手表来加好友……”
宋药说的手表并不是星际时代的产物。
毕竟那个时候,手表已经被完全淘汰了,戴着的人完全是将它当做一个配饰来用。
小孩说的那些功能,星际时代人人都有的生命芯片完全包含了。
但他们这个时代目前可没办法毫无后遗症的制作出完整的生命芯片,这种生命手表就是宋药小朋友退而求其次的选择了。
而听在陆句耳朵里,却犹如在听天书:
“买东西怎么能用手表?钱放在哪里?加好友又是什么意思?查资料,手表怎么查资料……”
对于如今还在用有线电话的他来说,这一切都显得像是宋药这个小孩子在胡思乱想。
但看着宋药这副信心满满的样子,陆句又扭头瞅了瞅默默表示支持的原江,咽下了那一大堆的问题,露出微笑:
“好,那你做出来了可一定要分我一个。”
得到身边人支持的宋药可高兴了,满口答应:“没问题,68项目现在已经完成了,很快我们就能开启下一步了。”
他望向天空(因为机场太破旧了甚至没有顶),眼底满是独属于宋药版的野心勃勃:
“我要这么一步一步又一步的上天!”
别的不说,一个如此白皙可爱的小孩指着天说自己要上天什么的,这画面真的有点中二。
但他身边的大人们都维持了靠谱冷静的表情,甚至还纷纷点头表达了支持。
当然,至于是像原江这样全身心的相信,还是如陆句这样“虽然我觉得很离谱但小朋友嘛还是要表示支持”,就只有他们自己才能知道了。
但至少,宋药创造过不止一个奇迹。
就如这飞机。
就如那军舰。
中洲的军舰一路过海,路过的国家不少都看在眼里。
中洲正在组织撤侨他们也是知道的,飞机就够让人震惊了,如今竟然突然冒出一艘看着就设备精良的军舰……
军舰一路过,那些沿途的国家一路开了几个大大小小的会议。
第一批撤侨行动的圆满成功仿佛带了个好头。
有军舰与飞机还有那么多装备精良的军人在,接下来的撤侨顺利无比。
第二批,第三批,第四批。
中洲军人们甚至为了救自家的留学生,和当地势力几次谈判,直到军舰在周围港口晃悠了一圈,才成功顺利进入几所当地大学。
在被困在学校内部的学生老师们尖叫起来,以为是外面的暴徒闯进来尖叫时,中洲撤侨部队熟练而又快速的打开了大喇叭。
首先是进行一轮惯常安抚,然后是那熟悉的铿锵有力:
“我们是中洲解放军撤侨第一分队,请我国公民……”
然后是d国语言:
“请d国公民……”
躲在人群里随大流逃命的中洲留学生们纷纷站住脚步。
“解放军!”
“是我们中洲来撤侨了!老师你不用拉我,是我们国家的人来接我们了!”
“我是d国人!我也可以去吗?我听到他们在说d国人也可以去!”
学校与外界不通,但这并不妨碍中洲留学生们在看到那熟悉的军装,听到熟悉的语言后,就跟找到妈的小猫一样喵喵叫着激动跑过去。
后面还跟着高高兴兴一起的d国留学生们。
校内不再混乱,中洲撤侨部队甚至给了自家留学生收拾行李的时间,毕竟他们是最后一批,并不像是第一批那么赶时间。
当所有学生坐上大巴车,摇摇晃晃在全校师生羡慕的视线下离开学校时,他们并不知道,这一刻将会保留在历史书上。
中洲第一次撤侨计划,圆满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