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四一章 大迁徙 (1 / 2)
给力文学geilizw.com
,
林觉等人在石人山大寨之中继续停留了三日。这三天里林觉和高慕青等人很是忙碌。拿下石人山大寨之后有太多的后续的事情需要解决,必须尽快的做出决定。
首先要决定的便是是否应该将落雁谷大寨搬迁至此的问题。按理说,石人山大寨有着得天独厚的地形优势,山寨的规模也非常宏大,而且房舍设置都很完备,似乎应该作为落雁谷大寨的主寨之所。但在这个问题上,林觉的看法和众人有所不同。
林觉看的不是石人山大寨的地形和已经成型的规模,这一点固然是一个重要的考量标准,但并非是主要的考量标准。林觉告诉众人,虽然石人山的山势虽然陡峭,地形利于防守,主寨设施也很完备。但最致命的缺点便在于石人山下方的山谷过于逼仄,根本没有什么平坦的地方可供耕种。这会让整座山寨的发展受到极大的限制。
道理很简单,左宗道的作法是集中所有山民在山下的几处狭窄的山谷之中聚居。其用意是便于收缴这些百姓和山民们种出的庄稼,纺织的布匹等等物资,以供给大寨之用。但山下那些山谷中其实适合耕作的土地少的可怜,大批百姓和山民没有土地可耕种,便不得不采用围山造田的办法来解决问题。
但这些层层开辟的梯田虽然看起来甚是壮观,其实守成很是有限。遇到山洪爆发,一路冲毁田亩无数,导致颗粒无收的情形也是常见。而左宗道自然不会去管这些百姓的死活,该收缴的粮食物资一点也不能少,这样一来,这些山民和百姓们可就倒了大霉了。没饭吃没衣服穿,饿死人的事情都不鲜见。
这可不是林觉的杜撰,为了了解这些情况,林觉亲自去山下的百姓家中实地调研了。山民百姓们告诉他,这里土地贫瘠,产出可怜。而左宗道的石人山大寨收的赋税又多,所有的百姓几乎都是赤贫的状态,连基本的温饱都没有解决。林觉便亲自尝了尝一户山民家中的黑色窝窝头,那味道和口感让林觉根本难以下咽。那窝窝头里可没多少面,大多是百姓们为了冬天能活下来,在山上采的野菜和草根晒干磨成粉,加上少量的荞麦粉混合做成的。放在富庶之地,那是牲口也不会吃一口的东西。
百姓们活不下去这是其一,其二,这种情形其实也会大大的影响山寨的物资供应。就算你再盘剥百姓,地里只有那么点粮食,全部被收走也还是不够供应。所以,其实以石人山大寨的规模,大可以再多养几千兵马。可是左宗道却没这么做,恐怕也是受制于物资的供应不足之故。这一点在当初左宗道和高慕青等人因为物资供应而产生的冲突的事情上也可以得到佐证。如果左宗道有着充足的物资和粮草,他一定不会轻易的和高慕青翻脸。他应该会想办法稳住高慕青他们,更有利于他利用这些人为他争夺地盘的目的。
其实,本质上来说,林觉是同意左宗道将百姓和山民聚集在大寨左近的作法的。这其实和自己的想法不谋而合。任何一个伏牛山中大山寨都面临着基本的物资供应的问题,自力更生,以民养兵,这是一个最根本的办法。林觉提出的开辟落雁谷中的土地耕种,其实也是这个思路。但前提是要有合适的耕种之所。而这一点在落雁谷中将会得到全面的解决。落雁谷中大片的肥沃的土地是适合耕种的地方,一旦全部开辟出来,将会成为一个大大的粮仓。
林觉这么一分析,高慕青袁朗等人也都明白了过来。虽然之前袁朗强烈要求将落雁谷总寨迁移到这里。但是林觉有理有据的说出道理之后,袁朗便不再坚持了。确实,落雁谷大寨如今一下子吞并了石人山大寨,地盘和所辖的人口一下子增加了数倍,基本的生存问题若是得不到解决,那还谈何发展?
林觉提出,既然石人山下边山谷的土地并不适合耕种,山下那五六千山民应该迁移绝大部分到落雁谷中。留下两三百户在石人山下的山谷中,每户的耕种土地可以大大的增加。这样既可保证供应驻守于此的兵马,也可让百姓们有所结余。
此处山寨其实也不必留下太多的兵马守卫,林觉提议,留下袁朗和五十名落雁军士兵,再加上三百余石人山投降的山匪在此驻守便已经足够了。一来,兵马少可减小百姓的负担,二来这个数目其实对于防守这样一座地势险要的山寨已经足够。
几经商议,最后终于拍板下来,袁朗和四百人手留在石人山驻守。袁朗也被正式任命为石人山分寨寨主。其余投降的五百多名降兵以及石人山左近的一千多户山民百姓中的七...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中的七成将全部随着林觉和高慕青返回落雁谷定居。
三日后,一场浩大的大迁徙正式开始。即便是离开这片不能活命的地方,百姓们还是表现的依依难舍,不肯离开。当然,对于他们而言,在这严冬时节被另外一帮土匪逼着离开自己的居处,前途渺茫,自然是心中恐惧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