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力文学geilizw.com

黎达平这看似不经心的一句话,听在万山省的领导耳中,那可是天大的喜讯。

最激动的莫过于博州市的干部。

“黎部长……那……真的是太感谢您!”

一旁的汪海明,神情则有些揣摩不透,既没有喜悦,也没有不满。

总之,像极了对待“不受宠”孩子的父母模样。

茅子酒厂作为国企,即便地处博州,但是隶属关系还是在省政府,因此李东沐全程都只是充当着配角。

当晚,黎达平一行在茅子酒厂餐厅就餐。

茅子酒厂的餐厅可与普通机关餐厅不同,因为经常性的招待不同级别和界别的领导,因此标准十分高。

看到这么高标准的接待,黎达平并未说什么,也没有表现出任何的抗拒。

“茅子酒是华夏国酒,不仅是文化手艺的传承,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茅子酒厂对博州的重要性之高,恐怕博州市委市政府深有体会吧。”

李东沐笑着点点头道:“博州以茅子酒厂为龙头引领,大大小小的酒厂林立,不仅形成了白酒产业集群,而且还带动了无数百姓就业,可以说每十个人中,至少有一个从事的与白酒行业相关,每一百个人中就有一个在茅子酒厂工作。”

“是啊。茅子酒厂不仅是博州的经济支柱,更是我们万山省对外宣传的一张名片……据统计,茅子酒厂的经济贡献,可以达到博州市的百分之三十。”

“所以,博州市取得的成绩中,功勋章可是有茅子酒厂的一半。”

汪海明的话看似在夸奖茅子酒厂,但实则在打压博州市。这些话听在交通部领导耳中,也有些不舒服。

作为一个主要领导,即便是对某个领导有意见,也不能当着外人的面,一直贬低省辖市吧。

茅子酒厂董事长张德汉听过之后,急忙笑着表态。

“博州市委对茅子酒厂的各项工作都是十分关心支持的。无论遇到任何困难请求,总是能够第一时间帮助解决。茅子酒厂的发展,离不开博州市营造的优良营商环境。”

“张董,话虽如此。但是经济数据可不会骗人的,若是有哪个央企驻在万山省,每年的经济贡献度能够达到百分之二十,我都会精心的将其供起来,每年能够减轻多少压力啊。”

交通部部长黎达平听着两人的对话,然后询问了一句。

“汪省长,省级统计数据中有显示茅子酒厂在博州市经济发展中的占比么?”

“应该是有的,似乎就是在百分之三十左右。”

“孙友,你让省统计局发一下数据。”

既然已经要刨根问底,在答案发来之前,一行人便不再讨论这个话题。而是转而说起了茅子机场。

机场管理,也是交通部的调研主题之一。否则也不会单纯的安排茅子酒厂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