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9章 集思广益才能更好改革 (2 / 2)
给力文学geilizw.com
吃过早饭赶到组织部时,王副部长和几位主任已经在会议室等候。
桌上整齐地摆放着打印好的草案,每个人面前都放着笔和笔记本。
周志高坐下后,开门见山地说:“这是我修改后的草案,大家仔细看看,有什么遗漏或不妥的地方,大胆提出来。”
“一个人的想法总有局限,集思广益才能把方案做得扎实。”
王副部长率先发言,他指着“智能审核系统”章节,语气严谨:“周部长,您加的银行流水溯源很关键,但我觉得还得加上‘跨部门数据实时同步’。”
“比如社保局的缴费记录和税务局的个税申报要是不同步,容易出现漏缴或多缴的问题,之前就有群众因为这个来回跑了好几趟。”
“说得对。”周志高立刻让秘书记下,“这个必须加,让大数据局负责对接,一周内拿出数据同步方案。”
干部考核科的张主任接着说:“考核机制里提到了群众满意度,但怎么避免‘刷好评’?”
“我建议增加‘匿名回访’环节,由第三方机构随机抽取办事群众,电话核实真实情况,这样得出来的满意度才靠谱。”
周志高眼前一亮:“这个建议好,第三方机构的费用从组织部专项经费里出,必须找公信力强的单位。”
“另外,回访结果要和窗口工作人员的绩效直接挂钩,差评一次扣绩效,三次以上直接轮岗。”
讨论渐渐热烈起来。
有人提出“针对老年人开通线下绿色通道,安排专人协助使用智能设备”。
有人建议“在社区设立社保服务点,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办业务”。
还有人补充“建立改革效果评估机制,每半年向民众公开一次整改情况”。
周志高一边听一边记,脸上的笑容越来越明显。
他原本担心干部们会因为方案是他修改的而不敢提意见,没想到大家都能畅所欲言,甚至提出了不少他没考虑到的细节。
这才是干事的样子,不盲从、敢思考,才能真正把改革落到实处。
“张主任提的匿名回访、李主任说的社区服务点,都非常好。”周志高总结道,“王副部长牵头,今天下午把所有意见汇总,修改成最终版草案。”
“后天召开全市社保系统动员大会,邀请群众代表和媒体参加,把方案公开,接受全社会监督。”
散会后,王副部长留下来整理意见,忍不住对周志高说:“周部长,您这作风真是让人佩服。”
“换成别的领导,自己改的方案哪容得别人挑刺?可您却主动让我们提意见,还一一采纳。”
周志高笑了笑:“方案是为老百姓改的,不是为了彰显我的权威。”
“只要能让方案更完善,能让老百姓少跑腿,谁提的意见不重要。”他拍了拍王副部长的肩膀,“辛苦你了,下午汇总完给我过目,别再熬夜了,咱们得打持久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王副部长连连点头,心里越发敬佩。
跟着这样的领导干事,哪怕累点,也觉得有奔头。
周志高回到办公室,刚坐下就接到了刘老的电话。
“志高,社保改革方案定稿了吗?刘老的声音依旧沉稳有力。
“快了,今天和副部长们碰完细节,明天就能定稿。”周志高恭敬地答道。
“很好。”刘老顿了顿,“京城是全国的表率,社保改革要是能成功,就能在全国推广。”
“但你要记住,改革最怕‘雷声大,雨点小’,后续的执行和监督一定要跟上,不能让方案变成一纸空文。”
“您放心,我已经组建了流动督查组,还会联合纪委和媒体,全程跟踪改革进度。”周志高认真地说,“一旦发现执行走样,立刻问责,绝不姑息。”
挂了电话,周志高拿起桌上的草案,再次仔细翻阅起来。
阳光透过窗户洒在纸上,“为民服务”四个字被照得格外清晰。他知道,方案的完善只是第一步,接下来的动员、执行、监督,每一步都充满挑战。
但只要有组织部和纪委的合力,有副部长们的群策群力,有老百姓的支持,这场改革就一定能成功。
中午,老郑端来盒饭,看到周志高嘴角的笑意,忍不住问道:“周部长,今天心情不错?”
“嗯,方案改得很顺利,副部长们提了不少好意见。”周志高拿起筷子,“下午汇总完,就能给老百姓一个交代了。”
“对了,帮我订个下午去市大数据局的车,我得再看看智能系统的测试情况,别出什么岔子。”
老郑笑着应下:“早就订好了,两点准时出发。”
周志高满意地点点头,低头扒起饭,窗外的阳光正好,秋风拂过,吹动了桌上的草案边角。
他知道,一场关乎千万民众切身利益的改革,即将拉开序幕。
而他,会始终站在最前线,带着初心和责任,一步步把蓝图变成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