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力文学geilizw.com

【因为明末起义的爆发地点在陕西,而陕西这个地方,其地理位置就决定了人口民族分布,汉族、回族、蒙古族错居在此,一样在天灾人祸之下走投无路,自然,最终的选择也没有什么差别,要么起义,要么逃荒而走,要么饿死。】

【而到了明朝,虽然回族已经遍布全国,但是也分主要分布地区和其他地区,其中,陕西北部、绥德等地政事回族的主要聚居区,而到了明朝中后期,因为之前提过的诸多原因,流民越来越多,外逃的流民也越来越多。】

【陕北这一块儿地区的回族百姓,当秋季麦子成熟的时候,大多就带着妻儿到处流动,依靠捡麦穗或者卖药来维生,这种生活当然是极度缺乏保障的,一旦遭遇大的灾荒,就必定会走投无路。】

【这个时候,回族百姓便开始发动暴动,和汉族百姓联合在一起,“与荒民合党”。】

【为此,陕西的官府还专门制定了一项规定:禁止回族百姓持有兵器、群聚、抢掠,并且严格防止汉族百姓和士卒“附回”造反。不过,这反而反过来印证了当时汉族百姓和回族百姓一起发动起义,其实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情况。】

【而在明末的农民大起义中,最开始,陕西地区官府向朝廷真实上报情况后,其中就有一句话“有饥民,有镇兵,有回夷”,换言之,当地回族百姓参与起义的时间非常早,大约也就是最早一批人。】

官员们表示自己的做法实属应当:“这百姓本就已经容易作乱,若要掺和上回夷,那势必越发难以收拾,不严格约束他们又能如何?”

汉家天下,汉人百姓本身就已经不是什么非常好搓圆捏扁的角色了,虽然大部分时候确实安分,但要是真的闹起事儿来,那可真真叫人焦头烂额,这就已经足够地方官员头发大把大把地掉了。

要是再加上那什么回夷……

虽然回夷的战斗力也未必有多高,但是他们和普通百姓又有些不同,更加不服管束,稍有差池便容易出问题……要是当时普通百姓还能忍一忍,可一旦碰上这些回夷,百姓们就会不再接着忍下去,而是直接开始和回夷一起闹事儿!

这谁能受得了?

所以,自然是要把回夷和百姓们严格隔离开来,杜绝他们搅和到一块儿造朝廷的反。

不然的话,或许本来还能过得去的情况,就会变成过不去,继而演变成民变贼寇,这真是能要了他们这些官员的命啊!

“那上面还说什么回族,这回夷什么时候能被称呼一句‘回族’了?”还有官员冷笑,对这个称呼非常不以为然的样子。

这确实是不太一样的地方。

他们可不会叫这些个回夷什么回族,虽然这个叫法也算是顺理成章,但是他们就是不会。可是这上面,貌似说的非常顺口……

【顺带一提,最开始的王二起义,首义,其实也和当地的回族百姓有关——王二抢了大狱之后,率众跑路,他们投奔的白水县就是跑到了白水县苜蓿沟的回民起义军营垒,而这个回民起义军营垒,早在万历年间就已经存在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