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力文学geilizw.com

【而这个时候,老回回马守应,就是最早带着回族百姓宣布起义的回族起义军首领。】

【马守应,早年曾经参军,是边军——没错,他也是边军出身,在崇祯元年宣布起义,隶属于高迎祥所部——是的,他不完全独立,其实是隶属于高迎祥的。】

【而为什么他会隶属于高迎祥……高迎祥曾经是马贩子,也算是其中一个原因吧。】

【边军的情况大家应该都有所了解了,这部分人起义的主要原因在于朝廷的长期缺乏粮饷、军中将领的克扣军饷。从天启末年到崇祯二年,延绥、固原、宁夏三镇的军饷欠了三年,士卒们便选择了逃亡起义。】

【马守应和高迎祥等人虽然是在崇祯元年起义,而非崇祯二年,但是他们的队伍中的重要成员,其实就是不少边军。而边军中,也不只是汉族,还有回族、蒙古族,因此,马守应和高迎祥的队伍,从一开始就是由所谓“夷汉降丁”组成的“坚甲铁骑,兵有纪律”的汉、回各族联合组成的武装。】

李世民摇头:“这就是边军出现问题以后最可怕的后果之一了。”

如果只是边军的零散士卒各自奔逃,随后各自投奔了起义军,其实影响也还不算很大;但是如果真的是边军中的精锐,或者比较精锐的那一部分士卒,集结起来一同逃走,然后再一同加入了同一支队伍,且还真的愿意听从指挥……

那后果就相当严重了。

这已经不是什么寻常的士卒逃亡的事情了,而是堪称成建制的军队叛变。

虽然说这些士卒不能代表整支军队,但是他们至少可以代表一部分小队,不是吗?

他们在原本的边军之中就是同一个小队,互相熟悉,配合默契,共同接受军事训练,该明白的都明白,还有一定的作战经验……这就完全省去了一支起义军刚刚建立的时候,那些很容易造成问题的磨合、训练、成长过程。

不然的话,马守应和高迎祥等人的队伍凭什么被称作是“坚甲铁骑,兵有纪律”?铠甲马匹这些先不提,但是训练有素,懂得并遵守纪律,这就是这种堪称“成建制”逃走起义的后果!

而以明朝边军现如今的情况看,如果说那种正儿八经的“成建制”叛乱兵变概率不高,那么小规模的“成建制”叛乱逃走起义的概率,可就不小了。

这些连年欠饷的士卒们是真的能干出来这种事儿的。

目前被展示出来的只是马守应高迎祥两人的队伍,,他们还有隶属关系,可以算作是一个队伍;那如果这样的起义军队伍多一点呢?如果这样的边军多一点呢?

如果那“半系边军”其实是这么个“半系”法……